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用字母表示数》教师听课随记范文
  一、经历比较扑克牌点数大小的过程,明确字母可以表示数。
出示扑克牌:A 1 2 3 4 5 6 7 8 9 10
按数排下去应该是什么?扑克牌怎么排呢?(J Q K
7K哪一张大?为什么?
1K大,因为K排在7的后面。
2K大,因为A23456……JJ7大,KJ大,所以K7大。
3K大,KKING的缩写,KING是国王,国王很大,比7大。
4 K在牌中表示13137大,所以K7大。(课件显示:7
如果K表示13J表示什么?Q呢?
揭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经历求出数列中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明确字母可以表示确定的自然数、小数和分数。
1、求出下面的字母分别表示的数。想一想,你是怎样求出这些字母表示的数的?
101,2,m4,5,6…… m=
21,2.3,2.5a,2.9,3.1 a=
32/15, 4/15, 6/15, b,10/15,12/15 b=
想一想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课件显示:字母可以表示自然数,小数,分数等。
三、经历求运算中字母所表示的数和用字母表示钱数的过程,明确字母可以与数一起进行运算:
1、求出下面字母表示的数。想一想,可以通过怎样一个算式的计算,求出这些字母表示的数?
①a+5=16 a=? k-8=1 ,k=? 5×y=20 ,y=? x÷4=2 x=
(学生报答案,说算式:a=16-5,k=1+8……)
课件显示(第一个算式):a5一起进行加法运算,根据加法各部分的关系,求出a表示的数。
能像这样说一下另三个算式中的1个算式,这个字母与数字进行了什么运算?根据什么运算各部分的关系,求出字母表示的数。
小结:字母可以跟数一起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2、课件出示存钱罐。(说明:里面都是一元的硬币)
你估计有多少? 100表示了什么?(1001元硬币)有可能不是100吗?用数字表示时,5意味着里面有5个硬币……用字母C表示,存钱罐里有C元钱,这句话什么意思?
1:里面的钱不知道,只能用字母表示。
2:里面有c1元硬币。
1)再放进去3个一元硬币,现在有多少呢?(C+3
2)从罐里倒出21元硬币,里面有多少钱呢?(C—2
33个一样的存钱罐,合起来一共多少钱呢?(C×3
4)把钱C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人得多少?(C÷5)(第34两题同时进行)
我们知道c到底是多少钱吗?看一看(14)题,字母C与数一起进行了哪些运算?
小结: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字母表示的未知数可以与数一起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四、经历数量关系具体与一般的表征过程,明确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变化关系:
1、显示:小红的年龄 小红爸爸的年龄
1 1+30
2 2+30
3 3+30
a
a表示什么意思? a+30 呢?
2、课件显示:小红的年龄 小红爸爸的年龄
a= 1 a+30=1+30 a= 1 什么意思?
a= 2 a+30=2+30 a= 2什么意思?后面那个将会是什么意思?
a= 3 a+30=3+30
4 4+30
a
想一想,4a有什么不同?
1--34是一个整数(已经知道的数、准确数), a是一个未知数。
44是一个已知道的数, a是一个可以代替的数。
5 a是一个未知数,4是一个已知数,也可以说 a是一个变量,4是一个定量。
这句话什么意思?
1 a可以是随使哪个数,4是不变的。
2 a是变动的,可以成为任何数,4就是4,不能变的。
3 a是一个可以变成任何数的代表,4是一个被固定的数。
4 a在未知情况下变成哪个数都可以,4在已知情况下只能是4
4表示小红是4岁,当小红 a岁时,a可以是1,也可以是21234这样下去,如果2岁半也算, a也可以是2.5岁, a可以是200岁,可以吗?估计寿命没有那么长,如果有这么长,爸爸一定是230岁。
a4还是有不同的, a表示许多可能的情况, a是可以变的。
小结:4只表示小红的一个年龄, a可以表示小红所有可能的年龄。
34+30表示小红4岁时,小红爸爸的年龄; a+30表示小红 a岁时,小红爸爸的年龄。4+30 a+30有什么不一样?
1 a是未知数, a+30也是未知数,4+30是个固定的数。
24+30只能是34 a+30只要比30大就可以了。
34+30只表示小红爸爸是34岁, a+30表示小红爸爸所有可能的岁数。
小红的年龄 小红爸爸的年龄
a a+30
想一想,aa+30比较,谁大?大多少?谁小?小多少?(学生举例说明)
a+30 a+30a30
反过来 aa+3030
a+30这个式子表示小红爸爸的年龄,表示小红爸爸比小红大30岁,也表示小红比小红爸爸小30岁。
小结: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关系。
五、经历概括数量关系的表征句,假设字母并写出用字母表示式子的过程,初步学会假设字母表示关系。
1、关系:小红爸爸的年龄比小红大30岁。
表示小红与小红爸爸年龄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用字母去表示关系的?(课件显示)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小红的年龄a
第二步 表示 小红爸爸的年龄a+30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小红爸爸的年龄M
第二步 表示 小红的年龄M—30
2、关系:大苹果每千克价格比小苹果贵3元。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小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步 表示 大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大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步 表示 小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3、总结:
先假设字母(大胆)
再表示关系(小心)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六、回顾与总结:
1、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学正教授”“学正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你有什么收获?
3、还有什么问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更多推荐

表示,字母,学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