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的研究”中途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由于现代多媒体和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作为有效工具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化社会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念,把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已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各地蓬勃展开, 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各地纷纷展开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实验,力图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去。
我们教研组结合实际,利用我校的多媒体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申请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的研究》,期望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促进我校老师更好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校教学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二、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开放的信息技术环境为建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方式。
2、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应是一种“开放性、整和性、变革性”的新体系。课程内容也不再是绝对客观的稳定不变的知识体系,课程应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阵地,教师应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环境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立源于此。
3、系统理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核心理念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原有的教学模式大都是在学生、教师、教材三元素环境下构建的,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后,根据系统论的思想,信息技术这一新的因素也成为了课堂教学系统一部分,对课堂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
4、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就是运用现代传播学的理念与方法等,对相关信息传送的过程与方式、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效果和功能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解释与说明。从信息传播理论来看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各类知识、各种技能、思想观念、意识等)则是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当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后,信息传播的渠道发生了变化,不同的传播媒体将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从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围绕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如下内容展开了研究:
1、在课堂教学环境如何合理应用演示型课件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演示型CAI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中占有重大的比重,这是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运用最广泛也较切合实际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如何发挥CAI在信息传递方式上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本课题前期研究的主要内容。
2、以CAI为平台,构建探索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与硬件设施的完善,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从单纯的演示,服务于教师的“教”逐步过渡到服务于学生的“学”。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尝试将学科教学素材、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技术组织起来,制作“辅助学习型”课件,构建研究、探索型课堂教学模式。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1、教师观念转变与技术的熟练是本课题研究的先导条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全新的教学方式,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需要,制订了校本培训计划,主要措施包括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情况。学校规定的理论学习内容和自选内容,主要侧重于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的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学习。
(2)加强CAI课件与网页制作训练。针对课题研究的需要,教师对全校青年教师进行了课件与网页制作训练,做到青年教师人人能做课件、网页。教师们都掌握了计算机及课室教学平台的常规操作,能够调用网上的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学生计算机技能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本课题研究展开的必要条件
在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中,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总的来说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的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有人提出,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的不同层次上分别起到 “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提供资源环境、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我校实际,就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适应课程整合实验的要求进行教学,作了一些探索。主要做法有
在低年级段,我们的技能培养以认识计算机和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主要内容;在中年级段,我们的技能培养以学会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为主要内容;在高年级段,我们的技能培养侧重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加工、处理、交流信息为主要内容,在技能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而不应当是应用软件本身。要让学生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与学习生活相关信息处理过程,掌握支持自己终身学习的必要技能,树立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3、资源丰富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条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资源的开发,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课题组老师专人收集、整理课堂教学资源,将资源放置在学校校园上,便于教师的随时使用;同时学校也加大了自身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的力度,几年来,共完成各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源数百件。
五、研究的成果与经验
(一)、合理运用演示型课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我们围绕如何发挥辅助教学课件在基于课堂教学作用而展开,探讨了CAI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做好了研究前期的铺垫工作。通过实践表明,数学课堂中恰当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负担,可以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少一点抽象,多一些形象;少一点乏味,多一些生动,我们认为,辅助教学型课件在以下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合理运用将极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1)、形象性——培养数学兴趣
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有了兴趣作先导,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而演示型课件在这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形象性强的特点,如利用颜色:将重点部分用反差强烈的色彩标示出来;再如一节课的导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多媒体的引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如课前激趣:设计这样一个动画片断:黑色的夜空中无数大大小小的星星在不停的闪烁、由远而近,教师
画外音:“同学们,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有如这灿烂的星空,美丽而令人向往,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探索这些知识的奥秘,好不好!”这样的设计易于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步入新知学习。
(2)、情境化——还原数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知具体形象才能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的概念、规律才能理解透彻、印象深刻,但是在课堂上有许多物体、现象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所缺乏的,而且无法直接感知。而演示型课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能充分实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化无为有,变静为动,把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看到的现象、物体展示出来把过程清楚地表现出来,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3)、交互式——灵活应变
演示型课件一般采用超文本的结构,各个环节之间可以互相跳转,还可以在教师与课件之间、学生与课件之间产生交互。利用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教学需要。如:可以全部呈现要学习或研究的对象,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有选择的余地,有选择,他们就有更多地可以得到表现、增长自信的机会。
(4)、拓展性——弥补过程的空白
G·波利亚曾经指出,教科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大多是严格、系统的科学,它们直截了当地写出了发现的结果,隐去了发现的过程。传统教学受到技术的限制,难以形象地、动态地呈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变化的过程,更难以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动手操作的机会,因而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演示型课件可以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包括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使学生得以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并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以辅助学习CAI为平台的探索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小组研究提出了“探索发现式教学法”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其程序是:铺垫设疑--探索发现--讨论总结--实践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展开,我们对“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主要探讨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辅
助学习软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基本程序作适当的调整,其基本程序为“创设情境――探索发现――讨论总结――实践应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⑴创设情境
真实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则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
⑵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是探索发现式教学的核心,是探索发现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教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过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