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的几点体会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网络化教学新观念。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想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应该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扼杀了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教师,只是教师的作用和以前不同了,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的工作不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所提供的网络信息资源自主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转变教学目标,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传授知识“重机械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存在教材中信息量有限、过时脱离实际的问题,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少。网络教学大大突破了这个局限。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我发展,不在于获得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自我认知结构的建构。如在活动课《神奇的七巧板》教学中,利用七巧板能搭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教学中若用学具七巧板则难以将诸多图形都一一反馈。可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一个课件,让学生在电脑上拼各种图形,则教师可方便地将学生拼成的图形在大屏幕上一一展示出来。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探索,发现拼图的规律。动画模拟将平面图形的变化变成直观动态演示,不仅有助于理解,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录像、声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学习,教师,网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