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策略化;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7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引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战线大势所趋的洪流。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
的学习工具。”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不少当事人对现代教育技术出现了种种迷惘和困惑,无从下手、无所应对、无法应用,花费巨大资金却是摆样子供人参观,束之高阁,不用不问不管;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勉强用作开会、做报告、看录象等,最多也只是搞些公开课、观摩课,大部分教师与现代教育技术无缘。
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与学科整合,以便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我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实施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调动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更多推荐
学生,教育,教学,学习,技术,数学,信息技术,多媒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