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5期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邢蓉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昆山西路第四小学校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课堂提问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才能够达到检验学生成果并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否成熟关系着教学质量能否真正的达到目标。从当前来说,必须能够真正的分析出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中教师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59-01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堂提问的针对性不强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也不能够真正的展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旨和内涵。针对性不强,就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能够得到真正展现,教师所提问的问题不能够真正地展示出教师的水平,这使得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不能够真正达到有益化的程度。
(二)课堂问题反馈不能够真正得到有效贯彻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课堂反馈的效率不高,也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课堂提问不能够真正使得其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仅仅依赖于自己对于问题的了解和认知来提问学生,要真正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够对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回答,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课堂效率的贯彻,达到教学的有益状态,实现学生学习的目的,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更高的程度。
(三)对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缺乏全面了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真正全面的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够真正的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效率的低下,这是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教师在今后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改正的。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提升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课堂提问的针对性是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前提之一,教师能够真正的依据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现状,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能够达到自觉认知的程度,是课堂提问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能够真正的对学生学习的现状有所了解,对学生的提问必须能够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真正的贯彻学习的目的和目标,对学生学习的目标和目的的贯彻,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教学的目的,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师必须能够真正的对知识的系统性进行规划,并能够真正地展示出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的弱项,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提高到更高的程度。
(二)有效的反馈课堂所存在的问题
课堂的问题所在就是教学的目标所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进行提问的环节,教师必须能够真正的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某种理解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反馈的课堂信息才能够更加全面,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才能够更加的具有针对性,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方面。学生不断的反馈学习所存在的问题就是不断的解决问题,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重要指标。
(三)教师要全面的理解和判断学生学习所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是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教师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能够真正的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以及在提问之前都必须能够真正的明确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的提问才能够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提问的高效率。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学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所必须注重的方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否真正有效率的学习,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能否具有技巧性,能否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真正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并能够真正的把这些问题具有针对性的解决。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赵彤
(大连市甘井子区福佳小学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进行数学学习对个人、社会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使教学效率最大化,是教师和学生都在思考的,本文也将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堂有效性进行探讨,并就对有效性的问题提出一些有用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59-02
引言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等成为教师和学生关心的重点,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最短的实践、最小的经历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劳动变得事半功倍,使学生变得更轻松,是所有教学工作者们以及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学的关键,本文我们将就如何提高
教学·信息
159
··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45期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
—良好的情境”。由此可见,情境的教学的重要性,良好的情境创设,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轻松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问题情境创设能有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几方面出发进行情境创设:首先要创设与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心理、年龄、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数学教学情境。其次,进行问题情境创设,通过问题及其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学习和探知的欲望。
2.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教学需求,我们需要改变思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要让学生转变现有的学习方式,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发现、总结、归纳,能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其协作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对此,教学过程中我们需注意几方面:①要改变我们现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尊
重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自我展示的舞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展现自我,以此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②通过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嚼烂了直接灌。③静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让他们能在争议、探讨、沟通中达成合作,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交往技能(小学生年纪不大,培养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要求、照顾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关注的学困生)。
④认可学生,随时给予表扬和认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重视他们的个性化学习。
3.加强课堂激励评价,有效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在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还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学习结果很重要,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更重要。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几方面出发:首先要及时的给予学生实际的表扬,以起到鼓励和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鼓励需落实到具体内容,而不能是“空”的表扬。其次,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作为教师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贫生,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切实表扬、鼓励、认可他们每次真正进步的地方,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
差,比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让他们能在每次评价、鼓励中得到鼓舞,树立信心,不断进步、成长。再次,要重视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变化,适时的采用设问法检测他们的学习情况,及通过设问法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并且给予鼓励他们的机会,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下,充满表现欲望、学习欲望。
结束语
提升课堂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几个要点: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其个性和学习主体地位,围绕着学生来展开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其次要激发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并且要创造其融入学习的机会;再次“尊其师,信其道”,要创造与孩子们之间和谐、良好的氛围,任何方法都离不开这三方面,只有切实做到了这三方面,则能使一切教学方法都变得高效、轻松。
参考文献:
[1]潘海侠.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策略[J].未来英才,2016(13)
[2]赵海荣.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15(29):102
少儿时期作为创造能力培养的开始,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创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新课程改革证明,良好的教育内涵需要以人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特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这就考验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知识的认知、接收能力的了解程度,并且能基于学生基础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育,这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中师生互动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出发,以学生角度进行小学数学知识与技巧、思维、问题的解决、情感认知和价值观等方面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浅析。
一、学生角度下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创新培养
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时,需要依据书本知识并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进行搭配,进而使学生更能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数学技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待数学教学时有两个大方面,其中一方面就是教导学生的教师,另一方面就是共同学习的伙伴。当代社会的小学生在知识的储备能力上已经远远高于成年人,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定式受到传统手把手教学课堂的影响,知识与技能的接受能力受到了限制。小学在课堂中对教师的教学需求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内在需要,教师的授课方式、语气和在教师上获得的反馈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学生数学创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来源。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的《认识多边形》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上学完新的关于对变形的知识点后,教师可让学生课后回家与父母一起找寻在身边出现的多边形,并且通过照片的形式在班级交流群中进行分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认识进行了丰富,还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生角度下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以学生视角看待数学思维,除了能够克服课堂上教师的指引下形成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外,还能够有助于降低长期单一思维模式的束缚影响数学思维能力的创新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需要的是更易于他们接纳的思考方式,并且能够从中得到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打破书本的局限性,提高自我发展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认识。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运算律》的教学时,教师在进行学生提问的问题设计时,可将其划分为上中下三种层次,基础性问题多以基本、复
浅析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
—以学生视角观察小学数学课堂教育
王秀芹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马集镇邱集学区小学山东齐河251100)
【摘要】随着社会上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少年儿童的健康茁壮成长在全社会中备受关注。经家庭、校园课堂,之后再进入到社会,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环境以及教学平台模式。家庭作为少儿成长中的首要课堂,具有狭义的教育目的,小学课堂在培养以及提升少儿创新能力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课堂情感认知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60-02
教学·信息
160
··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课堂,提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