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小学数学
所教学段
三年级数学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长方形面积
选题意图
长方形面积的推导很抽象,以往学生求长方形面积,只会套用公式,对于为什么用长乘宽等于面积,并不都是很清楚。而这部分知识是后续求多种图形面积的一个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让学生理解长╳宽=长方形面积,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建立起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让学生很直观看出长方形推导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内容来源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85页第一个红点。
适用对象
小学数学    三年级
教学目标
通过用摆纸片摆一摆形式,直观演示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主要用于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带着问题观看视频,通过视频的演示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推导过程。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后的设计
修改意图
1. 导入:这是小明的新家,一起来参观一下吧(图片出示客厅、餐厅、厨房),这是它的平面图(隐去实景图片,出示平面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想知道长方形厨房的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 (画面定格到长方形厨房,闪动两次)
利用课件的交互作用,由实际情境抽象出平面图形,然后聚焦到要研究的长方形,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思考,抓住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内容授导:下面我们借助长方形纸片来研究它的面积。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标清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2厘米。  
转化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在这里引导学生把不可操作的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形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3.你会用什么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呢?对,我们可以借助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来摆一摆,怎么摆呢?
3.你会用什么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呢?(按下暂停键想一想,想好后接着看。)
在这设计一个暂停按钮,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正方形摆,也可能想到用直尺量,原来的设计有些局限学生的思维,故此修改,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及分层教学。
4. 孩子们想到了吗?来看看老师的想法和你的是不是不谋而合呢?要想知道长方形纸片里包含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我们可以每排摆5个,摆2排,52=10(个),因为能摆10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课件演示摆的过程,一个一个出现,最后闪动第一行的5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再闪动第二行的五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每行摆5个,可以摆这样的两行。) 
你还有更简便的摆法吗?课件出示摆法二:每排摆5个,可以摆2排。(第二排不摆满,属于半铺的形式)同样长方形里面还是包含10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平方厘米。
5.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呢?
我们除了用铺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也能求出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吗?
(按下暂停键想一想,想好后接着看。)
对,我们还可以用测量的方法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可以想象出沿长能摆5个,沿宽能摆2行,一共也是10个小正方形,面积仍是10平方厘米。
以往学生根据知识经验往往只想到用铺的方法解决,但实际上用量的方法也很实用,增加这一环节使学生的思维更开放,方法更灵活,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长、宽与面积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
6. 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大?你能摆一摆吗?每排摆5个,摆3排,53=15个,所以,面积是15平方厘米。(课件演示半铺的摆法)
客厅的面积有多大?不用铺你能根据数据想象出它需要多少块吗?对,用每排个数╳排数=包含多少个1平方厘米,就求出客厅面积。
观察下面表格,你认为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继续按钮)文字出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所以长方形面积=长╳宽 
6. 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大?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一下吧。按下暂停键想一想,想好后接着看。每排摆5个,摆3排,53=15个,所以,面积是15平方厘米。(课件演示半铺的摆法)
我们还可以用量的方法,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我们就可以想象出可以想象出沿长能摆5个,沿宽能摆3行,一共也是15个小正方形,面积仍是15平方厘米。
让学生不但能用摆的方法,也要会用量的方法,这样不但体现分层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下面公式的归纳打下基础。
7.完成作业单中的两道题目。     
 
2)实际应用。
 
现在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老师要变个魔术了,你现在还会求吗?
将第二个图形长6厘米,缩短为3厘米,变成一个正方形,试着做做看。
添加了将第二个图形演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由长方形到正方形体现知识的迁移。
8.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着长边每行摆5个,再沿着宽边能摆这样的2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闪动两次长和宽),长╳宽=长方形面积。(画面同步出示第一次的摆法——第二次摆法——公式)
8.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着长边每行摆5个,再沿着宽边能摆这样的2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闪动两次长和宽),长╳宽=长方形面积。(画面同步出示第一次的摆法——第二次摆法——测量想象——公式)
原本设计中没有测量想象这一环节,修改后加上去,更完整了。
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在以往没有使用微课程的时候,往往只是通过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拼一拼的或是量一量之后再想象等方式归纳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有小部分学生是在没有思考或者思考不够的基础上跟着其他同学的脚步,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更多的是背下来而已。
然而有了微课程之后,这些课堂上相对而言有些慢的学生在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弄懂为止。符合每个孩子的认知规律,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弄明白,很实用。
 

更多推荐

长方形,面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