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内容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绘制的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除法的验算,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别忘了再加上余数.
5、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
6、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但它的商可不一定有0哦.
7、除法的估算所得的商,一定是整十整百数,不能有余数.
8、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求平均数得先求和,再除以份数。
9、1年=12个月。平年一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一天;闰年一年有366天,是52个星期零2天.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
10、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是三十天。二月可能是28天,也可能是29天。
11、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2、小明满12岁了,但他只过了三个生日,他是( 2 )月( 29)日生的。
13、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的,转一圈要一年(365天多点)。
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是24小时。
14、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15、普通计时法有上午、下午、晚上等词语来区分,而24时计时法不用这些词语。
1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7、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8、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米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19、同样长的两根绳子,围成的( 正方形)面积最大。
20、一个正方形,周长是16厘米,面积是16平方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 无法比较 )。
21、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它的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2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3、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24、测量土地的面积时,会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25、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加减法注意要把小数点对齐.
26、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27、大于0.5,而小于0.7的小数,不是只有0。6哦,应该有无数个。(比如:0.57,0。578,0。6123等)
28、总人数=参加语文小组人数+参加数学小组人数-重复的人数(别忘了减去重复的人哦)
更多推荐
面积,小数,人数,正方形,部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