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第五小学教师说课记录表
记录人
王飞霞
说课时间
11.17
说课地点
四年级组办公室
说课人
王飞霞
说课课题
画长方形
说课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画长方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和学情、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1.说教材和学情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画垂线,例4是画垂线的实际应用。通过综合运用长方形的特征、画垂线等知识画出给定长与宽的长方形,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之前已经会画垂线,,本节课综合运用长方形的特征、画垂线等知识画出给定长与宽的长方形,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说目标
1.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出给定长与宽的长方形。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作图能力。
3.通过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教学重点:
重点:会画给定长与宽的长方形或给定边长的正方形。
难点:规范地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
4.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考,结合四年级学生学习特点,本节课采用的教法为:白主尝试,直观演示、活动体验。学法为: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知识构建,让学生在白主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数学的乐趣
5.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设置四个环节,预习导学、探究新知、学以致用、提问升华四个环节。
预习导学:
1.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课件出示长方形、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长方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我要求学生从边、角等来说.
    2、引入课题,我适时提出:长方形的相邻的两条边也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答出:互相垂直,我们已经学会画垂线(板书:画),画垂线可以帮助我们规范地画出学过的几何图形。我们从复习熟恐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到邻边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可以使学生在回顾建构知识网络,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目标明确,学生活动有序、有效。
探究新知:
    我用课件创设问题情景:小明需要画一个规范的长方形,可是他画了几次,都不太成功,我们一起帮帮他吧!课件出示小明画图场景,出示例4,画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读一读,说一说,理解题意(阅读与理解),我通过学生默读问题、指名读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认真阅读问题,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很重要的一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审题能力偏差是出错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让孩子们充分读题,多种形式读题,理解题意。然后我让学生交流: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得出:知道长方形的长、宽,要画出这个长方形。
    讨论分析,完成作图(分析与画图):在这个环节中,我将采用“说画法,试画图,展作品”三个活动,结合长方形的特征,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让学生在探究、讨论、操作中逐步掌握规范画长方形的方法步骤。
活动一:说画法先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怎么画一个长方形?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学生讨论、交流中得出:需要借助工具,需要有刻度的尺子画线段,可以利用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来进行画图,要用三角板,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画。我马上追问:那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学生交流,可能会出现先画长,再画宽;也可能出现先画宽,再画长;交流中理解:要先画其中的一条线段,然后再画垂线段,最后画平行的线段
活动二:试画图活动二:试画图

这个环节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长方形,我适时指导,注意发现学生画图中出现的不同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面的展作品环节提供素材。
活动三:展作品我挑选不同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汇报交流,这些作品应该有大概三类:一是画图规范标准,二是垂线的画法不够准确,三是线段的长度不够精确。请学生汇报交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画图中注意什么,怎么检查自己画的图形是否规范。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补充想法,规范作图方法步骤。然后我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画长方形的规范过程,画长5厘米的线段,也就是长方形的长二、画在两个端点出画长的垂线段,长度为3厘米,三、画长方形的另一条长。在规范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三角板的刻度和直角检查自的作图是否规范,给作图不规范学生两分钟时间规范、准确地修改自己的作品。

更多推荐

学生,长方形,规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