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小小图书馆》评课稿
何老师所执教的《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中三位数笔算减法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小小图书馆”这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本节课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靓点:
1、注重新课的情境设计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里进行的,这就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刚开始上课时何老师设计了谜语导入情境和练习时的步步闯关情境,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何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会有所不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在学习239-118探究算理时,她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画数线、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列竖式计算 ,学生都动手参与,加深了对每种计算方法的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体验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然后
在多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通过对比选择一种对大家来说普遍适用、易于接受的方法,即算法优化的选择。
3、让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何老师设计的习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与生活息息相关。把竖式计算修改变成了“开心屋”,算得又快又准的组可以获得一颗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是课堂检测中“能力屋”这一环节,何老师让学生说一个能用186--27解决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编写应用题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在肯定优点的同时,通过与本组同仁的探讨交流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完美。获取信息提问题时,何老师直接让学生提减法问题,我们个人认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还有就是当学生提出: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我觉得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连环画比故事书少多少本?让学生知道求“谁比谁多多少” “谁比谁少多少”都可以列减法算式来解决。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一点粗浅的见解,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
位老师批评指正。

更多推荐

学生,情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