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与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虽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尝试,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教学仍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等弊端。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萎缩,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杜威指出,要让儿童由做事而学习即?“做中学”。杜威认为教学法的第一要素是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经验和情境?,一个使学生真正感到兴趣的活动。他全面批判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传统课程观念,提出了活动为主的课程思想。我觉得杜威的见解颇有见地。为此,几年来,我一直尝试着把数学活动课纳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边实践边探讨,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
一、开设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意义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丰富多采的数学活动课,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和发展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勇于追求新知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1、德智体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计划,改革过去以学科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提出“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的课程总体结构,把小学数学活动课作为我国中小学整体课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习惯。要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要搞好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数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开设数学活动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
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物的习惯,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方法,使他们想干、巧干、能干,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