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顺口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思考与切身体会
数学的特点是具有抽象的理论,严谨的逻辑和广泛的应用性。但儿歌、顺口溜的特点是内容浅显、篇幅简短、语言活泼。这两者似乎有着较大的差异。然而,在新课改的热潮中,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中也一再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所以,我认为将儿歌、顺口溜引入小学的课堂教学,其实也正是注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儿歌、顺口溜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也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因为儿歌、顺口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根据小学儿童感知的不精确、注意力的不稳定持久的心理特点,通过编排一些简短,内容浅显的,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则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得到适当缓解。同时小学教学中的儿歌、顺口溜又不同与幼儿学习中遇到的儿歌、顺口溜,教学中的儿歌、顺口溜或许缺少了韵律,但其中蕴藏着数学的规律和要求。这一特殊性,让儿歌、顺口溜和数学教学又结合在了一起。
作为一位从教十多年的数学老师,经过这些年不断的实践,我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
师若能抓住儿童心理特征,采用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且能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由此我也总结出了一些儿歌、顺口溜进入数学课堂的教学心得。
一、儿歌顺口溜充满童趣,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知识在一些孩子看来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因而他们怕学数学,怕学不好数学,其实都是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和数学的枯燥性所致。因此只有改变现状,刷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才能为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儿歌、顺口溜教学是孩子成长中最常见,也是最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学途径之一。由于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儿歌、顺口溜,就能成为一把打开孩子探索求知之门的钥匙。尤其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数学教学中采用儿歌、顺口溜,让孩子更有亲切感。儿歌、顺口溜的童趣增添了数学的魅力,让孩子更愿意去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如在第一册教材中,10的组成很重要,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我就把它编成小
儿歌、顺口溜,加上拍手动作,让学生表演:9和1组成10,8和2组成10,7和3组成10,6和4组成10,然后把两只小手同时举起来说两个5组成10。或者用对口令的形式,学生也很喜欢。先两人对说:“我说9”“我说1”再合说“9和1组成10”,接下去“我说8”“我说2”,“8和2组成10”,……最后背记小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最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你五我五凑成一双手。这样,学生们在玩乐的过程中便轻松地记住了10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凑十法打下了基础。
又如二年级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学,它是小学阶段所教授的纯几何的知识,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概念,还要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空间认识的一个飞跃。如何能让他们接受呢?由此,我们可以利用充满童趣的儿歌来进行教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上可以用一首儿歌谜语来引入:小小一个长方体,肚里装着尺和笔,小朋友们来上学,把它放进书包里。
孩子们将被这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谜语吸引,兴致勃勃的开始认识了解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短短的一首趣味儿歌,引出了数学知识新篇章,也调动了孩子们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害怕与困惑的心理一扫而空,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
二、儿歌、顺口溜朗朗上口,数学教学由繁变简。
在一年级和二上,百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算理理解起来很抽象,很多中差生难以掌握。对此,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我将具体算法编成儿歌:“加减法计算儿歌-----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算起要记好。个位相减如不够,十位借1当作10;先用10减再来加,十位相减少算1。个位相加如满十,就向十位来进1;刚好满十就写0,如是十几就写几;十位相加多算1,以上方法要记牢。”有了这个儿歌,学生在计算时,可边说儿歌边计算,最后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另外,这儿歌同样适用于百以上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所以,利用它,学生在一年级便会算千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样一来,原本很复杂抽象的计算方法,就变得简单易懂了。而且,到了二下学习更大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我还可沿用这个儿歌,只须稍做改动,如“个位相减如不够,十位借1当作10”这一句可改成“哪位相减如不够,前位借1当作10”。同时,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做题习惯,我让他们在做题是别忘了这句顺口溜“一看,二想,三再做。” 这句顺口溜适用于做任何类型
的题,比如是做单位互化,那就一看是题型,看是大化小,还是小化大;二想进率和化法,大化小就乘进率,小化大就除以进率。若是做应用题那就是一看题意,二想数量关系,三再细做。
更多推荐
儿歌,学生,顺口溜,数学,教学,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