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驻马店市第四小学
五年级数学组
集体备课《长方体的认识》活动记录
主持人:张保东   
主备人:李霞
成员:张丽  刘玉 卢华生  韩伟
集体备课内容:《长方体的认识》
备课地点:办公室
活动过程:
张保东:今天,我们五年级数学老师聚在一起,针对李霞老师主备的一节课,也就是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18,19页“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有关图形的知识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知识转化的第一节课。是对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培养。下面就这节课的学情分析,教学目地,重点难点,老师要准备的教具,学生要准备的学具。大家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韩伟: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还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的知识基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为方体的素材。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
刘玉:这节课应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加深印象。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展开多向思维,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卢华生:这节课的重点是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难点是长、宽、高的认识。我们应
该始终围绕着重点和难点来展开教学,比如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验证等开展多种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初步认识。再通过课件的演示进一步的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很好的区别特殊的长方体的特征,以便更扎实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排除本节课的难点。
张丽: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从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中的一次飞越,学生虽然在低年级接触过长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动手操作活动,充分感知长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这样的认识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老师就要在课前准备好长方体实物,长方体框架,课件,让学生也准备好长方体实物,并自制长方体框架。
李霞:作为这节课的主备人,我准备这样设计:在导入这个环节出示数学课本,师;这是我们熟悉的数学课本,它的封面在不计厚度时,是什么形状?摸一摸,,什么感觉?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把这一张张的长方形纸装订成数学课本,它还是长方形吗?再来握一握,有什么感觉和刚才的感觉还一样吗?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叫立体图形,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的一种,在生活中大家还见到过那些长方体的物体?
为什么他们的大小样子也不完全一样可它们都是长方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1、认识长方体的面
(1)课件出示面的概念。
(2)课件出示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学具小组合作,认真观察讨论
生反馈: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3)长方体6个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学具同桌合作,动手用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认真观察讨论
生反馈: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课件验证学生的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师:我们的手从长方体的一个面滑向另一个面时碰到了
么?(一条边)【设计意图: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
(1)课件出示棱的概念强调棱的读音。
(2)课件出示问题: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学具小组合作,认真观察讨论,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有序,最科学,学生观察时,师巡视,并加入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学生汇报交流:长方体有12条棱(4条水平方向的棱,4条前后方向的棱,4条竖直方向的棱)
让不同的学生说出不同的数棱的方法,课件验证。
(3)课件出示问题:长方体12条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用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的方法去发现长方体12条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汇报交流: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课件验证学生的发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3、顶点的认识
(1)课件出示概念
(2)师: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生上台数:长方体有8个顶点
4、长方体长宽高的认识
(1)出示课件利用自己长方体学具解决以下问题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学生反馈交流课件演示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出示长宽高的概念
(2)深化理解长、宽、高。
练习:将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小结:突出强调长方体的长宽高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摆放的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学生对长宽高的认识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
(3)长方体的12条棱可分为几组?怎样分?
学生反馈交流课件演示验证
5、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师拿着一个长方体不动,让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观察所能看到的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三个面)引出古诗《题西林壁》
小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要想看到更多的面应多角度,多方位观察。
课件出示长方体立体图,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通常我们把看到的三个面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在画长方体时,把前面和后面画成长方形,左面和后面上面和下面画成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目的是让我们看到它的六个面。【设计意图:运用计算机的功能,并与前面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共同构建,由实物  特征  图形,形成长方体的概念,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物体大小,样子也不完全一样,却都叫长方体了吗?整理回顾。【设计意图做到整节课的首尾呼应。】
三、巩固练习
四、图片欣赏,课件出示长城和水立方图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五师: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对长方体有了更新的认识,老师用一首顺口溜作为总结送给大家,希望同学能喜欢。
出示《长方体特征歌》和作业。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纲要信号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突出强调了长方体的特征。

更多推荐

长方体,学生,认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