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
数学课在小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怎样使小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项措施,收效明显。
1 对症下药,从基础入手
很多小学生感觉数学难学,主要原因是基础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激励、启发,可以对症下药,采用开小灶的方法给他们补课,使他们逐渐把基础打好。例如,讲讲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使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爱迪生曾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他的基础很差,只上过3个月的学,但他并不自卑,而是耐心钻研,有决心,有信心,经过艰苦的努力,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教师应该经常用这样的话勉励小学生:相信你,你能行!
2 激发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
对数学课感觉枯燥是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应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时不怕困难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变要我学我要学。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历史上的数学家的故事,
讲他们怎样克服困难,以困难为乐。他们怎样有毅力,不怕一次次的失败,从失败中寻找经验教训,锻炼自己的意志,从而取得成功,成为世人瞩目的数学家。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鼓励小学生动脑筋,常言道:刀越磨越快、脑子越用越灵活。通过在板报上出一些思考题、动脑筋等题目,开发他们的智力,同时也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鼓励他们课外多阅读一些科学家成材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 举一反三,挖掘出内在潜力
小学生有很大的可塑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可使他们变得更聪明,对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通过举一反三,有时需要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每学完一节课本上的内容后,都适当出一些综合创新的题目,开始时可以给学生提示做法,逐渐让他们自己独立解决。这样,可养成小学生善于动脑筋的好习惯,从而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但切忌拔苗助长,一定要有序、有度、循序渐进,使他们的内在潜力得到最大发挥。

更多推荐

潜力,教师,激发,数学,基础,故事,兴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