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3.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充分展现了兴趣引领学生的重要性,兴趣课堂的构建对学生数学学习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课堂开始要从学生们熟知的事物出发,一下子抓住学生们的兴趣所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把握这段时间将新知识和重点传授给学生,学生一定有着良好的掌握。最后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四、总结总而言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足以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课堂的构建,不仅仅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热爱,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针对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发展特点,从一些学生表现出的对数学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乏味的现状出发,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兴趣课堂的构建策略,对提高兴趣课堂的构建效果有一定的
帮助。
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趣味教学法融入其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材,把趣味课堂的实效性
发挥出来,以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智娜.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216.[2]曲树献.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与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76-77.[3]赵岩.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82+86.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多样化思考
■斯郎尼玛 (
西藏昌都市察雅县卡贡乡中心小学 854300)【摘 要】在课堂教育模式和标准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愈发成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终点。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综合提高学
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及能力,而引导、教育学生采用多样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正是迎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其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其创新意识及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83-01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育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概念及公式外,更重要的还要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使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已然意识到引导学生以多样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围绕着以多样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思路和具体措施做出了以下阐释。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意义与价值1.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鼓励并教育学生采用多样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思路的桎梏,能够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激发其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于创新,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奠定有力基础。
2.激发学习兴趣。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有着抽象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其包含了多种复杂且多变的符号、公示以及抽象的概念,是学习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基础,同时也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在数学教学中,若是直接将枯燥复杂的概念、公式等灌输给学生,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而通过鼓励并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则能够在充分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避免学生因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和刻板单调的课堂氛围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感。
3.优化教学过程。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广深入的背景下,引导、鼓励、教育学生以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同时也迎合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要求及教育目标,其能够起到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敢于创新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充分迎合学生的不同个性。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情况的显著差异,教师们在开展多样化解题方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而通过对不同解题方法进行论证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论证、对比分析、总结评价等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
二、培养学生以多样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策略
虽然新课标要求小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仍采用罗列解题方法的教学策略,如此不仅无法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故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后,通过情景引入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数学课堂,丰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多样化解题的教学效果。
1.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
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大多较为单一,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单方向地向学生灌输概念
和解题方法,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教师需要在明确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后,转换自身在课堂中的地位,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讨论、总结,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并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对各种解题方法进行汇总、分析,位学生阐述各种方式背后的知识、概念及数学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各种解题方法,并通过探讨、分析、对比、论证、总结等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把握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及每节课的重难点,并立足于此来进行因材施
教。如针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有些学生习惯先计算长加宽,再将和乘2
,而有些学生则习惯于分别计算2倍的长及2倍的宽,然后再将二者相加。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及解题习惯,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后综合分析每种解题方式背后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思路的扩宽及思维的发散。
3.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为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调动课堂氛围,小学数学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多种趣味情境结合起来,并将多样化解题方法融于相关情境之中。例如在学习最优路线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熟知的童话故事结合起来,设置“小红帽去外婆家”的情境,引导学生们为小红帽挑选最佳路线,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主动进行思考、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三、结语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而在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思路的限制,提高对多样化解题方法的重视程度,通过鼓励、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深入分析各种解题方法,加深学生认知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其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散学生思维并提高其创新意识及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司亚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J].学周刊,2020(36):63-64.[2]李小玉.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探析[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71.[3]陈颖.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35-36.[4]马洁明.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38):66.
高三语法复习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田蔷薇 (
贵州省铜仁市教科所 554300)【摘 要】高三英语复习课,尤其是语法专题复习课仍然是传统的“老师讲解—学生练习巩固—核对答案”这一教学模式,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讲授语法知识点,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几乎很少在高三课堂上呈现。因此,语法复习课应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语法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这样才能增强复习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法;复习课;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83-02  一、引言
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高中阶段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应在更加丰富的语境中通过各种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恰当运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新的语法知识,进一步发展英语语法意识。因此,高三语法复习应该和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三课堂的有效性。
二、高三语法复习课存在的问题1.复习方式过于传统,单一。复习的过程是总结、归纳、系统地提高的过程,它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大多数的高三英语语法复习课上,老师将把所有的语法知识罗列出来,重新讲解一遍语法规则,之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试卷练习来达到巩固复习。这样的课堂从头到尾几乎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满堂灌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感到昏昏欲睡,思想早就不知飘向何处。少有的学生活动也以“全班齐问齐答”代替了,开放型、激发学生想
象力、创造力的提问比例很小。长此以往,高三语法复习课的效果只会大打折扣,学生丝
毫感受不到语法课堂的魅力,留给他们的只是枯燥乏味。
2.复习内容笼统。
高三的英语语法复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予以重视。英语语法知识内容庞大,涵盖面宽,因此,许多教师追求系统、全面、完整,不漏掉任何一个语法知识点,从第一节复习课开始就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讲解,以教辅书为指导,重要的知识点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或是黑板上,让学生一字不落抄写下来。有的教师没有有效地整合语法知识,知识点之间缺乏衔接,复习的大方向把握得不够,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3.复习内容脱离高考。教师对高考的研究不够、对高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明确,复习时缺乏系统的安排和科学的计划,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无论是试卷讲评课还是专题训练课,教师过于依赖教辅资料,凡是资料上有的,一题不漏地从头讲到尾,没有取舍、删减,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脱离了考纲、高考真题,语法练习题仍然以单选题类似的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学习,教学,方法,课堂,语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