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定义整理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法则:以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加法: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减法: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作10,再减。
(2)、加法的验算:●交换两加数的位置,在算一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3)减法的验算:●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2、四边形:
1、四边形: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四边形。
1、四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叫正方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 周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4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周长=各条边之和)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叫长方形。
长方形周长=(长+宽)×2
3、有余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要写在哪一位头上。每次除得的结果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每个数字之间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有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走一个数字是一小时,分针走一个数字是5分钟,秒针走一个数字是5秒。
1、时针走一个数字分针正好走一圈:1小时=60分。而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一圈;1分=60秒。这样算:1小时=3600秒。
2、一天是24 小时。从深夜0点到中午12点,按顺序读(1、2、3、......12点),中午1点就是13点(13、14、15、......24点)
5、多位数乘一位数:
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乘到被乘数的哪一位,积就要与被乘数的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加在所进的位子上)。
6、分数的认识
1、分数的产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得不到整数的时候就出现了分数。
1、什么叫分数: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2、分数单位:分母分子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分母分子一。
更多推荐
分数,图形,个位,四边形,分子,时针,正方形,结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