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概念的重要性
作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4期
        【摘 要】数学概念是双基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逻辑思维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完整地掌握数学概念,那么就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相反,如果学生对概念不明确,不理解,就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
        【关键词】数学概念;巩固;概括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54-01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不足,空间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差。理解起来必有困难,故教师在有关概念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椐小学
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教学中怎样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1.从事物入手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作为特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教学道理主要是凭事物具体形象,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让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熟悉事物开始引入,让学生学习起来产生兴趣并提高积极性.如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小棒做教具,突出”平均分”概念,我利用12根同样大的小棒摆出三堆,第一堆1根,第二堆2根,第三堆9根,然后问:每一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三堆小棒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是4根,告诉学生”4”这个新得的数是这三堆小棒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学生跟着操作,用心想:“平均数”怎样得到的,然后把三堆小棒合并起来,变成一堆,这演示过程即揭示“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后,把小棒按原来的1根、2根、9棒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4”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4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更多推荐

学生,概念,数学,平均数,小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