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不同于初高中学生,小学生年龄层次较低,注意力跨度十分有限,而数学学科的知识理论性和逻辑性强。故而,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往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的情况。这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成长,乃至整个数学学科教学都有不利影响。鉴于此,积极推动微课的运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便成为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动爱玩的天性,注意力难以集中,且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数学学习难度较大且比较枯燥无味,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跳出固有思维圈,让学生能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微课作为信息技术时代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解除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更因为其短小精悍、直观易解等特点深受学生与家长的喜爱,对于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与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微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对微课认知不足,应用性缺乏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不可忽视,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微课是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其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强,但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受此限制,其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运用微课的频次较低,使得微课的效用无法充分发挥。同时,受传统教学观念和自身专业素养更新度低的影响,部分数学教师未能及时认知到微课的重要价值。这样的观念也阻碍着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微课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课作为线上直播教学,教师无法实时对每个学生的当前状态管控到位,且小学生存在自律性差的现象,因此部分学生在线上上课时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大,这样的问题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进行及时捕捉和了解,这样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容易出现同
一个班级,不同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这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是相违背的。现如今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学生是否占据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作为评判课堂质量优劣的标准,然而现在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微课可以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课堂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形象化的教学演示,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知识解析……有效降低数学知识难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实现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提升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将微课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一方面微课在时长的设计方面
符合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规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微课在内容的展示方面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除此之外,微课在教学目标上更具针对性,能够实现对某一问题的深入讲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精准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运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举措
(一)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预习
预习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详细了解本课教学基础内容。此外学生还能够通过预习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懂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是传统小学数学预习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按照课本粗略地阅读一遍知识点,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仅仅是当成阅读任务完成,并未对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所以也就不会生成属于个人的独特问题,导致预习无效化。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突破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微课中为学生构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预习步骤,这样能够指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微课预习环节,利用微课的动画为学生更加详细地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和运算方法。这样学生将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初步理解,对知识概念拥有基本认知。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解决以下几点问题:“在小数加减法中为什么需要首先将小数点对齐?在小数点加减法中为什么可以将最后的零去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之前就会对知识产生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二)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笔记为主,而在涉及到空间或方向等数学知识时,光凭教师的口头描述学生可能会产生听不懂、理解存在偏差等问题,久而久之这些数学知识便成为了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因此,在面对类似空间几何数学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借助微课进行立体展示,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而很好地攻克这些“难点”。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如何计算多个堆积起来的小正方体所组成的立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学生可能想象不到侧视、俯视的情境,从而无法正确地计算其表
面积与体积,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来讲解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通过3D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其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思路。通过微课视频生动的讲解,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更能激发学生思考,学会举一反三,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三)在课后复习中使用微课
微课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在课后复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体系制作微课资源,将小学生学到的碎片化知识串联起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便于小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小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微课对某一重点知识进行重复性的学习,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之间也要勤沟通,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通过微课进行动态训练,利用微课资源中的复习题,让小学生现场解答,锻炼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强化他们对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在专题复习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归纳和总结,将不同的数学思想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微课的引导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弥补小学生数学知识的短板,为小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提高小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
结束语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短小精悍、主题明确、传播便利等特点让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将微课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32.
[2]刘怀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名师在线,2019(14):85-86.
[3]陈鹏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6(08):133-134.
[4]盛秀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运用[J].甘肃教育,2018(06):89.
[5]张建华,罗应权.浅议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三).,2018:77-78.

更多推荐

学生,微课,数学,教学,学习,小学,问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