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要点
从人的心理角度看,人脑对曾掌握的知识会有所遗忘,出现断层。由于年龄的差异,小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公式、定义等更容易遗忘或混淆。再者,即使有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记忆犹新,但由于对以往所学的知识缺乏联系,脑子里的知识是零星杂乱地堆放着的,因此,每学期末,各学科都要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与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和“板块”,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期末复习显得非常重要。如何使小学数学复习课能够有效地发挥高度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克服时间短,内容多等因素,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呢?下面我想简单谈谈对数学科期末复习的几点看法。
一、时间安排要科学。
少数教师片面的认为,复习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为了挤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平时授课任意缩短时间,开快车,学生因缺乏巩固知识,纠正错误的时间,使所学知识一知半解,煮成“夹生板”。而到了期末复习阶段,则抽出较长时间花较大精力翻炒 “夹生板”,这是得不偿
失的。因为任何一个教材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安排的,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起点的。墙基不牢固,砌上去的高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其次,“小洞”不及时修补,学生的知识点的遗忘,错误越积越多,便会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现象。再者,较长时间的复习,又易使学生缺乏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复习效果。因此,我认为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学了新知识,及时纠错,及时巩固,扎扎实实地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回忆知识,引导学生串联零散的知识构成一个良好的整体知识结构。这样,一般的期末复习时间为两周左右较为合理。
二、目标定位要准确。
复习目标不仅是对学生提出的,也是向教师提出的。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复习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制定复习目标时,要有准确的定位。
1、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对复习的知识给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会、比较熟练、熟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
2、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于个体的差异,班中几十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不尽相同。设计的练习太难,容易使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做而生烦;太浅,容易使基础好的学生产生松懈怠慢心理,也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培养。因此,复习中要配以灵活多变的练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为目的。首先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练习层次上要活。采取巩固训练、模彷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内容定位要明确。
复习内容的定位上,既要做到知识的全面性、系统化,又要做到重点的正确把握,难点、疑点的有效突破。
1、知识整理要系统。教师在复习时,采取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再现知识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内在联系,用表格、图示、文字的方法串成线,连成片,建立起合理的认
知结构,使学生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这个过程要求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或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去完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相对完善,并逐步趋于系统化。
对于这样的学习过程,有两个问题必须值得注意:一是由于受到小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于学生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而且提出的学习要求要明确,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整理。二是教师在学生整理时,应适当给予一些帮助。学生的整理是不完整或粗糙的,但教师应给予充分地评价,并结合学生的整理,取其精华概括出较合理的知识网络图。
2、要点突破要有效。复习课对重点、难点、关键、疑点及易混淆处让学生高度重视,学有重点,思有目标。
四、关系处理要正确。
为了使复习更有效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地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在复习时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①知识让学生梳理。要以复习的目标为依据,组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②规律让学生寻找。在复习中经常引导学生对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从而提高他们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使己有的知识更具有普遍性。③错误让学生剖析。无论教师怎样防范,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纠正错误,教师在复习中应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剖析错误、并自我纠正错误,这样往往比正面讲解印象深刻。所以,在复习中,教师是掌握复习方向的舵手,是创设良好复习氛围的主持人,是导向复习关键处的导游,是学生求知的助手,又是直接分享学生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成功喜悦的朋友。
(二)讲与练的关系。复习课中的讲与练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知识讲得确切,学生才能练得正确;反过来,练又能促使知识巩固,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两者相辅相承。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练的机会,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时间要足,练的方法要活。另外,这里的讲应包括评。不评讲的复习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复习时一定要把练习情况,存在缺点如实地及时反馈给学生,真正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三)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有一个良好的复习秩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因此,我提倡复习时应有一定的课堂纪律。同时,我又提倡在遵守纪律下的自由。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如果我们一律“齐步走”地进行复习,势必造成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复习中,甚至影响他人。因此,我在复习中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编成学习小组,把复习任务,复习要求交到小组长的手里,可以进行组内、组际之间的竞赛。这样,可以发挥尖子生的长处,为中差生辅导而促进双方发展。教师也可以自由地进行个别辅导或比较深入的辅导。
更多推荐
学生,复习,知识,教师,训练,时间,进行,规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