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数学的三大基本特征是 A.抽象性、严谨性、运用的广泛性;B.抽象性、严谨性、工具性; C.工具性、人文性、运用的广泛性;D.抽象性、人文性、工具性。 (A)
2、我国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开发的特征是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学术中心;D.无中心。 (C)
3、下列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不是从知识领域切入划分的是 A.空间与图形; B.数学与代数; C.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 D.数学思考。(D)
4、下列哪个不是儿童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点 A.儿童数学认知的起点是逻辑公理; B.儿童数学认知是一个主体性的数学活动过程; C.儿童数学认知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化特征; D.儿童数学认知是一个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A)
5、逻辑推理基本上能做到按部就班,在他人的帮助下能清晰严密地完成一个推理过程,但直觉性和独创性稍差,这说明儿童在数学能力的层次性差异性上具有的类型是 A.完善型; B.一般性型; C.缺陷型 ; D.理想型。 (B)
6、以格式塔理论为基础的小学教学理论是 A.尝试学习理论; B.发现学习理论; C.探究学习理论; D.再创造学习理论。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B.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数学问题为媒介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C.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将知识传授“复制”给学生的过程; D.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C)
8、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有效教学策略的标准 A.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B.能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C.能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 D.能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D)
9、教学内容设计的三项主要工作是:划分课时、分配各课教学任务和 A.处理教材,加工教学内容; B.找出重点、难点; C.确定教学任务; D.制定教学目标。(A)
10、下列哪项不是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A.发展性原则; B.过程性原则; C.正确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C)
二、填空题
1、 、培养数学思维 是实现数学素养发展的基本点。
2、我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具体化表现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 和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
3、从《数学课程标准》看,我国新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具有如下一些特征整合性的内容结构 多纬度的内容结构_____
4、小学数学学习主要分为概念性 的学习、技能性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
5、教学原则的特点是:源于教学实践、基于教育目的 具有发展性 。
6、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是一门技术 。
三、解释概念(每题 3 分,共 9 分)
1、抽象 2、范例学习 3、学生参与
答案:1、抽象是指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放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2、范例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一些实例的学习,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举一反三, 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学生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身心投入,它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学 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的程度。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我国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新课程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发展与改革?
2、当今世界范围内,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4、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答案:1、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1分);突破学科中心(1分);改善学
生的学习方式(1分);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1分);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创造性提供了空间(1分)。
2、答:注重问题解决(1分);注重数学运用(1分);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1分);注重信息处理(1分;)注重数学体验和数学活动(1分)。
3、答:环套式的组织形式(1分);回旋式的组织形式(1分);多向式的组织形式(1分);反推式的组织形式(2分)。
4、临床观察法(1分);交流访谈法(1分);随堂测验法(1分);研讨解析 法(2分)。
五、论述题
1、试述儿童数学技能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结合实例试述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
答案: 1、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
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数感、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和多样性发展。
2、从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三种评价策略中选取一到两个,阐述这种评价策略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 实例选取恰当得4分,论述充分得6分。
六、综合实践题
1、结合实例说明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叙述式讲解法”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
答: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一是这种学习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5分);二是这种学习方法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分)。 以上都要分别阐述
七、是非判断题(正确标上“T,”错误标上“F”)
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在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T)
2、教学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或教师个案,也不是课堂实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情境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T)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去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F)
正确:算法多样化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及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提出算法的多样性,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算法的多样性不要去 每一个学生都能用机子不同的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二是让学生激励解决问题有多重策略的过程。
4、《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F)
正确:这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起早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5、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F)
正确:经历、体验、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6、“情感与态度”是可以预见到。(F)
正确:情感与态度目标分为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有些可以预设的,有些是不能预设的。
7、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彼此独立的。(F)
正确:教学重点难点常常是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有些则是重点又是难点。
8、只要包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一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F
正确:自主学习和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上面提的是自学,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不见要给学生充分的梓州学习的时间,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空间。
9、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F)
正确:最大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利用教室空间,缺的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10、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个字来体现。(F)
正确:案例主题已被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是案例的主题。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叫上教学案例几个字作副标题。
11、分析教材首先要研究课标,对全套教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分析某一课时教材时,要对这一课时教材作全面分析。如本课时在班丹阳的地位是新授课还是巩固拓展课,是综合课还是复习课程,是探究为主的课还是以传授为主的课,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教学内容等等。(T)
更多推荐
数学,学习,学生,教学,过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