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模式初探
作者:刘媛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0年第01期
作者:刘媛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0年第01期
摘; 要: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所以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电子书包环境下,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评价能更精准地判断学情、展现学生思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其数学思维的“人人发展”。
关键词:电子书包;小学数学;评价
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因此我们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由于其工具的局限性,主要实现的是基于数学知识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能力、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过程,较难实现全面评价。评价的实效性、全面性等,均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对教学的准确把控,更难根据评价实施精准的教学活动。
关于电子书包,有专家认为是集学、练、评、拓为一体,活动的、立体化、网络化、便携式的“电子课堂”。在电子书包环境下,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的教学范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不断拓展。其高度的互动性与强大的后台数据处理能力,也为展现学生学习过程,
实现多元评价提供了平台与途径,促进了“人人发展”的课程标准目标的达成。
本文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例,探讨了在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价模式。
一、评价导入,探准学情,激发兴趣
学生学情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只有了解学情,才能使课堂设计更有针对性。课前对于学情的了解,一般是通过上节课的作业、课堂前测或调查访谈等形式进行的,但是以上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往往受限于时空,无法在课前全面了解学情,更谈不上分析,起不到支撑教学的作用。
更多推荐
评价,学生,学习,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