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列方程解决问题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中主动提升总结找等量关系的方法,能灵活选择等量关系列方程,能列方程熟练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分析与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选择,积累找等量关系的经验,巩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代数思想。
3.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提升找等量关系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唤醒旧知
谈话: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练习课
教师课件播放照片,师生一起欣赏
提问:这是哪里呀?
谈话:咱们的阅览室里存放着许多你们喜爱的书籍,也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
课件出示信息:故事书175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150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生独立计算,师巡视。
教师展示一位同学做的,学生判断对错。引入对方程的回顾。
提问:回想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有哪几步?
生说说,师板贴: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追问:这三者之间有关系吗?
追问:要想列出方程最关键的是什么?
生答;
谈话:怎样找出等量关系呢?我们借助一些题目来回顾一下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二、合作探索,回顾梳理。
课件出示题目:
写出下面各题的等量关系,只列方程不解答,并且写出你找到等量关系依据。
(1)一个图书室长度是60米,长18米, 宽是多少米?
(2)学校五年级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24人,是女生人数的3倍,女生有多少人?
(3)俊峰和俊贺家相距624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俊峰每分钟行53米,俊贺每分钟走51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4)上周末冰苪和铄涵在图书馆看书。不一会儿,阅览区走了6人,又进来7人,现在阅
览区有37人。阅览区原来有多少人?
1.学生读题,并完成练习卡
2.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学习指南(如图1)
指名读一读
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组间学习指南(如图2)
生读一读
小组汇报,进行互动。
4.梳理成网
谈话:刚才大家梳理出了这些方法依据来找出等量关系,我们依次来看看
第1题是依据什么公式找出等量关系?我们还学过什么公式?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公式?生回答
关键句是我们常用的找等量关系的依据,我们在上课开始解决的科技书的问题就是依据关键句找出的等量关系。
第3题的等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像这样常用的数量关系有哪些?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其它的常用数量关系,依据他们都可以找出等量关系。
有些题目依据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也能找出等量关系。
三、合理选择,提升方法
谈话:依据它们我们可以找到简单题目里的等量关系,依据这些方法你能找到稍复杂一点题目里的等量关系吗?
课件出示:
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有525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5倍,梨树有多少棵?
学生说等量关系后,师随机点课件(课件上做四个按钮,生说哪个点哪个)
预设:桃树棵数+梨树棵数=总棵数
梨树棵数×2.5=桃树棵数
总棵数-桃树棵数=梨树棵数
总棵数-梨树棵数=桃树棵数
师适时表扬。
追问:如果设梨树有X棵,你能列出与等量关系相对应的方程吗?
指名口答
追问:如果老师再加一个条件让你列出方程并解答,你会选择哪个?
生选择
追问:为什么呀?生答
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在同一题中可以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
预设2:可以找到多个等量关系,但有的不会解答。
预设3:要选择容易解答的,或是最有把握做对的。
师适时总结提升:要进行合理选择。并板书:选择
谈话:等到了初中学习了复杂方程的解法,刚才不会解的这些方程也都就学会了。
四、运用方法,巩固深化
谈话:现在我们不仅会找等量关系,还会合理选择等量关系。这都是一些宝贵的经验,运用这些经验你敢不敢继续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
课件出示:
列方程并解答。
1.阅读兴趣小组共有102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6人,女生有多少人?

更多推荐

关系,等量,选择,解决问题,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