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56页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复习铺垫: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什么是比例尺?怎样计算比例尺?(留出时间学生思考时间)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有哪些表示形式?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特点?在计算时比例尺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①比例尺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②特点:1.数值比例尺是一个比,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2.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是1。
③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例尺”?请举例说一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前项和后项有怎样的倍数关系?比例尺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应用比例尺还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通过观察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教师出示问题: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1.出示探究要求:
(1)理解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要求“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还需要什么条件?
(3)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出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4)尝试用不同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小组长做好记录。
(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三、汇报交流 ,评价质疑
1.分析题意,理清数量关系
图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要求时间还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这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要求时间应先求出两地间的路程,用路程÷速度就是需要的时间。
2.利用比例尺解答
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生:我们组先量出图上距离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根据,列方程为:
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
X = 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质疑: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什么要用厘米作单位?
生:让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统一。
(师强调比前项和后项要单位一致)
师:还有不同解法吗?
生:4÷=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
师:“4÷”求出的是什么?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4÷ ”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相当于比值。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
质疑:说一说你们的依据?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更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
生:我认为第一种方法好,它是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这种方法更好理解。
生:第三种解法。比例尺“1︰8000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因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量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师:根据你的理解能选择适合你的解法很好,那么在设未知数x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
离所用的单位不同,注意应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换算成千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比例尺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时,既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或“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来计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课件出示教科书“自主练习”第1题。
按1︰100的比例尺做出的比萨斜塔模型,高为54.5厘米。比萨斜塔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谈话介绍: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
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2、课件出示教科书“自主练习”第2题。
(1)在这幅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米,改写面数值比例尺是( )。
(2)王涛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实际距离是( )米。
(3)如果王涛每分钟走50米,从家到超市需要走( )分钟。
(4)根据上面的示意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课件出示教科书“自主练习”第3题。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到一定的倍数之后,再画在图纸上。右图是用6︰1的比例尺画的一个机器零件的截面图。这个零件外直径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更多推荐
距离,实际,问题,青岛,时间,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