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学习目标
1.在解决“独立思考”的问题中,主动回顾本学期已学内容的相关知识,再次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初步梳理构建出同一领域一些内容的知识网络图,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与方法。
2.在“相互启发”的学习中,通过充分交流前面学习中所积累的经验,分享收获、体会与智慧,加深对一些基本概念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体会其核心含义,把握本质。
3.在“练习”的典型题目解决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4.养成回顾、反思、梳理的良好习惯,逐步学会总复习的方法。
建议学习课时数:5课时。
总复习这部分内容大致可分为5课时进行教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回顾与交流和练习部分建议分别用2课时完成,“统计与概率”的回顾与交流和练习部分建议用1课时。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整体调配。
编写说明
总复习编排了“回顾与交流”和“练习”两个板块,点面结合,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难点、关键性问题进行回顾、整理、拓展和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块一:回顾与交流
这一板块主要是把本册所学的同一领域内容放在一起总体回顾
与整理,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设有“独立思考”“相互启发”两个栏目。其中“独立思考”主要是结合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本学期各领域所学的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内容进行回顾与反思,通过整理、举例子和解释,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加深理解。“相互启发”意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内容包括整理的结果、新的发现、原来学习印象最深或最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交流,彼此相互启发与学习,共同分享收获与体会。通过这两部分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基本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与代数
围绕着“认识更大的数”“乘法”“运算律”“除法”“生活中的负数”这5个单元,整合一些重要内容,以数的认
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提升所学的重要内容。6个问题只是例子,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前面学习的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1.独立思考
关于“数的认识”,重点是梳理之前所学过的各种数之间的关系,形成数的结构图,整体地把握数。教科书安排了问题1和问题2,意在通过把已经学过的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正数、负数等,根据它们的意义,进行初步的分类,把几种数贯穿起来,形成数的概念结构图,并通过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数的认识。
关于“数的运算”,重点是巩固并熟练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运用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以及能运用运算律使一些运算简便。对于问题3,由于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相比之下,整数除法计算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试商方面,意在以此问题再次强调试商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问题4旨在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分配律和商不变规律这两个重要知识。其中第一题是一道变式题,第二、三题给出运用商不变规律解决计算问题的两种情况,书写格式是关键,意图通过例子帮助解决学习难点和要注意的问题。对于问题5,由于本册是对整数混合运算的一次总结性学习,运算律在小学阶段只有这一次进行集中学习,因此需要重点巩固知识的具体意义。
关于解决问题,重点是巩固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其中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学生在理解上有一
定的困难,因此,问题6以实际的问题为例,意在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教学中,可能会有学生想实际算出高速动车的速度,由于本题的数值不能整除,学生还没有学习商是小数的除法,所以计算是有难度的。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也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探究计算方法。
2.相互启发
这一内容的编排,主要是组织学生对上面的问题进行交流。这个环节,学生不仅仅要交流知识与方法是什么,也要交流自己的总结,分享方法、体会与发现,通过交流与启发,要对重点进行强化,对难点进行辨析、对关键之处进行点拨、对注意事项进行提醒、对一些内容进行拓展,从而对一些知识加深理解、对一些问题进行质疑。
·图形与几何
围绕着“线与角”“方向与位置”两个单元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回顾和整理。
1.独立思考
在“图形与几何”部分,垂直与平行的认识、角的分类与量角、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是学习的重点,教科
书编排了3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习的重要知识。前两个问题希望学生不要机械地陈述教科书上或教师的结论性语言,要根据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对平行、垂直概念的理解,以及角的种类、度量方法。由于学生对一些知识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会逐步感受到概念与方法的核心意义,能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产生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角度也会多样化,所以,交流中只要正确就可以。这是一种学会的表现,说明学生已经内化为自己的意义。问题3意图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此处,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添加与调整问题。
2.相互启发
此部分意在组织学生充分交流,通过交流自己对已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能够相互受到启发,并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点拨、追问、质疑、解答过程中,纠正自己的错误理解,感受同伴的意思,达到复习巩固、加深拓展知识的目的。奇思可能由于在方格纸上移动铅笔或画平行线积累了活动经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是从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的角度来理解什么是平行的,其他学生可能还会有不同的理解;淘气总结了自己量角的经验,提醒大家在量角的过程中如何观察,从而确定角的度数;笑笑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路线图,简洁清楚。
·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科书“统计与概率”的学习重点是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以及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据此,“独立思考”栏目安排了两个问题,让学生举出生活中随机现象的例子,目的是体会随机现象。修改游戏规则,目的是复习可能性有大有小。在“相互启发”栏目中,笑笑给出了一个体现随机现象的例子,淘气给出了一种修改游戏规则的思路。
板块二:练习
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编排相应的练习题,包括基本题、变式题和知识综合应用题,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掌握、应用知识,
更多推荐
学生,问题,知识,进行,学习,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