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王图书读后感
一拿到吴恢銮老师和团队编著的《数学实验王》,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吴恢銮老师编著的《数学实验王》分初级篇、中级篇、高级篇三册,每一册由“数学关系实验、空间想象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学推理实验、数学建模实验”五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包含若干个数学小实验。整本书印刷精美、内容精致,我摩梭着散发着书卷味的书,一时心绪难以平静。
吴恢銮老师编著的《数学实验王》,得到了刘坚、张泉灵、陈钱林等知名教育专家的联袂推荐,这足以证明此书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这是国内小学数学界直面数学实验的第一套少儿读物,吴恢銮老师这个“数学农夫”一不小心带领天长团队开垦出了一片“自留地”!
说实话,我对于吴恢銮老师开展的数学小实验,也是仅限于浅层地了解,只知道他和天长小学数学组老师一起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数学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数学实验: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新探索》获得了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评比特等奖。作为同学,我为他杰出的成绩而深深的佩服的同时,更是为他数年如一日的钻研而感到深深的敬畏。
我相信,吴恢銮老师所取得的数学实验的成果,绝不仅限于十年时间的沉淀,更多的是,源
于他从教以来一直对数学实验的思考。最早,我曾经阅读过吴恢銮老师在《小学青年教师》2006年7期上发表的《“十二根牙签”引发的思考》一文,当时为他出乎意料的教学设计而感到佩服,现在看来,这也许就是吴恢銮老师数学实验这一创意的萌芽。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吴恢銮老师的《数学实验王》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用十来年的时间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这期间的辛勤付出,想必只有吴恢銮老师自己心中最清楚。
数学需要实验吗?我以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看了吴恢銮老师编著的《数学实验王》,才豁然开朗,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真正认识到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必要性。数学实验,改变了以往数学冰冷、抽象、枯燥的一面,把数学趣味、探究、创新的一面呈现出来,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格局和能量场。正如吴恢銮老师所说的一样:“数学并不枯燥,而是可以玩耍、可以动手操作、可以无线创造的实验乐园。”吴恢銮老师就是在这个实验乐园里为孩子搭建一域探究数学实验的乐园,让孩子自由自在、自娱自乐地在这片乐园里玩耍、探寻。
让学生感知数学有温度
龙应台曾说过:“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很多时候,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做做做,考考考”的数学很感冒,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小学数学更贴近学生、靠近现实,吴恢銮老师提出玩数学,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素养的发展。吴恢銮老师的数学实验,是国内教育界第一个直面“玩做学合一”的数学实验,真正把学生的学摆在第一位,顺应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呼应了学生差异发展的理念。
很多时候,学生认为数学是冰冷的,一个个毫无生趣的数字、一道道机械完成的算式,日复一日地学习,磨灭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很多老师注意到这个问题,站在教学改革的立场做了一些相当有用的尝试,也确实提高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致。但是,这种教学改革,仅仅停留在数学教学体系的修修补补上,还未从根本上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生态。吴恢銮老师的数学实验,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学课堂生态,为数学课程将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路径,我们是不是可以让数学实验穿插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地优化数学课堂原生态?
吴恢銮老师的数学实验课,哪里是什么深奥的奥数知识,也不是针对应试的刷题类型,相反,而是一个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探究性学习任务。譬如,“用绿豆能测出树叶面积
吗”、“什么造型的纸飞机飞得更远”、“流逝的时间能称出来吗”等等的数学实验,哪里是在学习冰冷的数学知识,不就是在“玩”数学吗?相对于学生枯燥的数学学习而言,这远比让一部分学生慢慢地远离数学的奥数学习强多了。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这样的数学课自然学生喜欢。
我想,倘有学生听过吴恢銮老师的数学实验课,或者看过《数学实验王》这本书,一定会为吴恢銮老师的睿智而折服。数学不再是冰冷的,不再是乏味的,相反,它是有温度的。任何一项数学改革,我们要首先问问学生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那些激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所谓数学课堂教学变革,是没有生命力的改革,最终会遭到学生的唾弃。
在这温暖的阳春三月,吴恢銮老师编著的《数学实验王》如约而至,带给小学数学教学一股清流,确实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情。如果因此而多多少少改变一点点中国小学数学教育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一点玩、多一点想,那么这套书的教育价值就出来了。不管怎样,这本有温度的著作,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吴恢銮老师这个农夫,则是一不小心闯进了这片自留地,还种出了片蔬果。
让家长意识数学有态度
数学该学些什么?相信在这个教育内卷极其严重的今天,这个问题犹如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一样问倒了许多家长。很多家长替孩子选了奥数等数学思维拓展课,试图通过奥数课等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有的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提前学习数学,美名其曰不输在起跑线。仔细分析,家长的这些数学观是错误的。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事关孩子终身发展。倘若让孩子对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这样的奥数学习、提前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数学,并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易越好,而是在于提供给孩子一个跃跃欲试的学习空间,进而使孩子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因此,数学的态度就是“玩中学”,这个“玩中学”不是玩物丧志的玩耍之学,而是在有目标、有任务、有反馈的数学实验中学。
那么,回到刚才这个问题上来,数学该学些什么呢?数学,学的是对数学的信心、恒心、决心、初心。很多孩子,一开始对数学是有兴趣的,也是有感情的。但是,这长年累月的机械做题,磨灭了孩子学习数学的激情,最终成为机械答题的机器,显然,孩子的数学素养是不能真正地形成。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数学观,我们可以不会教数学,但是我们可以为孩子的数学学习做点什么,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去奥数、去提前。
在陪伴孩子,寻找生命主题的路上,家长一定要走对路,不要南辕北辙,不要拔苗助长。奥数真的适合每一个孩子吗?作为一位从教了二十几年的数学教师,我更看重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的培育,是需要家长去用心。
更多推荐
数学,实验,学生,老师,学习,孩子,小学,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