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的策略与技巧
一、专题简介
评价的基本方法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其中,纸笔测验、表现评价、成长档案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本专题围绕纸笔测验、表现评价、成长档案这三种评价方式,理论结合教学实际,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各评价方式的本质(特点)、优缺点、具体应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专题,可以更加科学、规范地使用三种评价方式,从而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学习目标
1、在把握纸笔测验优缺点的基础上,掌握编制纸笔测验的基本程序,并编制一个高质量的纸笔测验。
2、正确认识表现性评价的本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使用对话、面试、情境测试等表现性评价方式。
3、从基本概念上了解档案袋评价的本质及优缺点,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使用档案袋
评价。
评价方式
评价的基本方法是教育评价中最核心的内容。教育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有三种:纸笔测验(书面考试)、表现评价(面试,答辩)、成长档案。
评价方式之一:纸笔测验
一、纸笔测验的优点和局限性
纸笔测验,又称为书面考试。指把测试题做成试卷印在纸上,学生根据考试题,在试卷上用笔作书面回答的测量方式。
用纸笔测验需满足的条件是:
1、该测量的项目问题(试题)可以用文字、图表、符号等方式在试卷上印刷呈现,并加以说明。
2、该测量的实施可以让被试(学生)用笔在纸上作答,并且对这种答案是可以做出判断的。
(一)纸笔测验的优点
由于上述基本特征,纸笔测验具有规模大、效能高、稳定性好、机会均等、可复查、可比较等优点。
1、规模大指一次测量的规模可以无限放大,只需在考卷、考场、阅卷等环节安排好,从理论上讲这种测量可以做到不受规模大小的影响。大到全国范围内组织同一时间同一试卷的高考。这是任何其他测量方法无法替代的。因此纸笔测验效能最高,投入成本只包括试卷编制、印刷、监考、阅卷等环节,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评价工具。
2、稳定性好、机会均等是指纸笔测验由于试卷的定制性,呈现在每位学生面前的项目问题(试题)都是一样的,表现的机会在形式上人人均等,把人为因素产生测量误差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3、可复查、可比较则是指纸笔测验的文档一旦做出就不会变化,可以长期保留备查。由于
所有被试的项目问题都是一样的,而答案则取决于每位学生的不同水平,所以可以通过对每位学生不同各自答案的分析,比较出不同学生水平的高低。
(二)纸笔测验的局限性
纸笔测验的最大问题有二:
1、容量有限。
2、项目问题(试题)的局限性。
由于纸笔测验需要被试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容量受到时间的限制。大多数纸笔测验的时间在1至2个小时左右,项目问题只能控制在50个以内,这给测量内容的覆盖程度上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纸笔测验的项目问题和答案都只能用文字、图表、符号等形式来表述,看不到被试的实践操作,所以能检测到内容也是有局限性的。
测量作为教育评价中搜集数量化信息的手段,可分成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两种。
1、直接测量指可以直接用点数或工具测得数据的方法进行的测量。比如: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班级学生的视力状况、身高分布曲线等等。
2、间接测量指对相对比较宏观或抽象的对象,用工具无法直接测得结果,只能通过学生对某种“投射”刺激的反应表现来间接推测学生水平的测量。
从测量的直接性与间接性来讲,纸笔测验内容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项目问题能否做到对测验内容的全覆盖。假如能做到全覆盖的,就是直接测量;假如不能做到全覆盖的,就是间接测量。
学校最常用的单元小测验,教学目标有限,大多在20个以内。每个目标都可用一个或几个试题覆盖,因此可以看作是对单元学习结果的全部检查与测量,看作一种直接测量。而期中、期末、学年、学段考试,由于时间积累,课堂的直接教学目标可能会累积到几十甚到几百个。这在一次测验中是无法做到全覆盖的,需要对每一个教学目标进行抽样或抽象,抽样或抽象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对有较强逻辑结构知识体系的学科来说,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可通过对课堂具体教学
目标的逐级抽象,用少量的上位目标覆盖大量的下位目标,在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控制在一次测验一张试卷范围内。这种测验可以被认为是对某学科学期、学年、学段学习结果的直接测量。

更多推荐

测验,评价,纸笔,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