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及评价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觉学生常常把作业视为沉重的负 担,学生对作业缺少情趣,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要想解决 好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只关注课堂教学改革还不够,还要 关注课外作业的设计。小学生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 伸和连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学问的应用和 迁移。合理的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知 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 得到提高和进展,从而实现数学的“三维”教学目标,使素 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 会。
一、提高认识加强理论学习
“双减”的减负,作业量的削减是当务之急。中国基础 教育大部分学生的书面作业量,确实是过多过重。但作业的 减负,也不能只是一个简洁的“量”的调整,作业,在整个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课堂一样,有着格外关健的作用。
如何既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真正“减量增质”, 在优化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
量,这确实是值得我 们努力探究实践的重要课题。
作业是教与学相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作业, 预习、复习、理解、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学问与技能,同时, 数学思想。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和乐观性,展示自己、进展个性。
2、 体现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使人们生活、劳动 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这一性质给其作业设计供应 了更为宽敞的空间。可以供应机会,引导学生将书本学问应 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同时引导学生建构学问体系的系统 性、综合性,形成学问的网络系统。
3、 作业具好玩味性
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求知兴趣的持续进展, 以至于延长到课堂学习,使学生研究、研讨数学的潜力在课 后得到充分发掘。特殊 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趣味性的作 业可以使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 习过程。例如:在学习《分一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以后, 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用课堂上学到的分类方法,给它们分
一分类,看一看有几种分法,并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标准进 行分类的。通过实践发觉,低年级学生格外喜爱这种形式的 作业。
三、布置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 釆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作业 中。
1、 嬉戏类作业
嬉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嬉戏作业带有“玩”的色 彩,设计嬉戏类作业要考虑教学内容,如教完认识几何图形 后,我让学生玩七巧板的嬉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像,用 学过的几何图形拼出各种图案,学生的兴趣很高,乐观性被 调动起来了,有的拼出小鸟,有的拼出大树,还有的拼出机 器人等。例如:在教完《认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介绍自 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排队做操时自己所在的位置,好朋友所 在的位置。在教完《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 物体的嬉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们用手摸桌上 的东西,说出是什么东西,并说出是依据什么辨别出来的。 这样的作业学生格外乐意去完成,课后嬉戏成为课堂教学的 后续活动。
2、 布满童趣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特殊 是低年级的学生形象 思维活跃,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激发 学生学习的热忱。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 既要有一般性演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还要有一些填空、 选择、改错和推断题。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 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嬉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 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3、 分层次作业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 依据学生身心进展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供应思考、制造、表现和胜利的机会, 我将作业分为a、b、c三个层次。如顺向思维题:8+9=(); 逆向思维题:()+9=17;多向思维题:()+ ()二17。满意了不 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
4、开放性作业
学习数学并不是让学生拘泥于课堂,而是要延长于课 外,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
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的 作业要富有个性和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擅长设计新 颖机敏的题目,注重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舞联想 和一题多解,有助于学生思维机敏性的培育。如:在教学解 决问题时,我出示作业:图书馆上午借出图书48本,下午借 出的图书比上午借出的2倍少18本,你能依据这两个条件, 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从不同侧面提出下面 的问题:下午借出图书多少本?下午比上午多借出图书多少 本?下午和上午一共借出图书多少本?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 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 的相互关系。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培育了学生多角度思考 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育学生思 维的宽敞性和机敏性。
更多推荐
学生,作业,数学,设计,嬉戏,问题,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