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非纸笔测试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XX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1新修订)》为依据,以现行西师版一年级全册教材为基础,遵循基础性、全面性、活动性、开放性、融合性的原则,突出学科特点,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拟定此次非纸笔测评方案。
二、测评具体实施方案
(一)测评时间
各学区教育工作督导室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测评对象
一年级全体学生。
(三)测评内容及组织形式
1.内容
从口算、实践操作、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评价设5颗☆,共计15颗☆,先分项评价,评价后进行汇总,得星总数13—15颗☆为优秀,11—12颗☆为良好,9—10颗☆为合格,8颗☆及以下为加油。
2.形式
本次测评以游戏闯关的方式进行。可以4人或6人一组,进行闯关。每次以优异成绩闯关通过者,老师可适当奖励(奖励学习用品或是奖励当众表演才艺或是奖励老师的一个拥抱......)。组内成员不能顺利通关的,可以让组内其他成员来营救,参与营救者要负责通过自己的讲解来帮助未通关者达到会算、会动手操作、会解决问题后才算营救成功。
第一关:我会算
1.内容
上册:主要考查20以内的加法、减法及加减混合的口算能力,把以上内容相结合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中均含有10个小题,10以内、2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法减法各1道,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各1道,求加数、被减数、减数任选一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各一道。
下册:主要考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同样将教材中的计算题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里均含有20个小题。
2.形式
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其中一份题单。
3.要求
先读题,然后快速准确地算出得数。
4.评价标准
优秀(5颗☆):能快速读出算式,并且结果全对。
良好(4颗☆):速度较慢但能准确算出结果或者错1至2道。
合格(3颗☆):速度比较慢或错3—4道。
加油(1—2颗☆):错5道及以上。
第二关:我会操作。
1.内容
上册:主要考查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探究,能借助小棒将计算的思维过程外化,以达到对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理解。把以上内容相结合编排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中均含有2个题,包括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各一个。
下册:主要考查人民币、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相关知识。例如:人民币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购物,变换角色当买家或是卖家,根据实际进行找、补。认识钟表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现场根据要求拨出相应的时间。同样,将以上内容编成5份题单,每份题单里对相应知识点都要有所体现。
2.形式
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其中一份题单。
3.要求
上册:学生通过手、脑、口配合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算法。重点考查学生口头叙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会用小棒演示凑十法和破十法的计算过程。用小棒演示“凑十法”时,要体现出想、分、算的计算过程:如9+3,先摆出9根小棒,再摆出3根小棒,想9和1组成10,把3根小棒分成1根和2根,把9和1根放在一起用橡皮筋捆起来就是一个十,把这捆小棒和剩下的两根小棒合在一起就是12根小棒;“退位减法”如12—3,先拿出一捆小棒和2根小棒,要去掉3根时,个位上的2不够减,所以要拆一捆小棒,从一捆中去掉3根,把剩下的7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在一起就是9根小棒,所以12—3=9。或者是先去掉2根,再从一捆中拿走1根小棒。
下册:主要是学生根据要求现场动手操作。
4.评价标准
优秀(5颗☆)
上册:说算理时,各种方法能表述清楚、完整,特别是小棒展示环节,要求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拉、语言精准。
下册:操作熟练,表达完整。
良好(4颗☆)
上册:说算理时,表述较困难,但能说出算理。
下册:操作较慢,但能顺利表达。
合格(3颗☆)
上册:说算理时,方法单一,不够灵活。
下册:操作有小失误,表达较顺畅。
加油(1至2颗☆)
上册:不能表述出计算方法,但可以算出结果。
更多推荐
学生,小棒,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