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计划教学系统的进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79、80页上的例2、例3,议一议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第3~6题。
【教学目标】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会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掌控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现台。
【教学进程】
一、复习引入
运算下面各题。20×40=18×20=16×50=240×3=105×3=208×2=301×2=209×4=
学生可能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笔算,如果用笔算的可进行板演。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那么中间、末尾有零的又该怎样运算呢?今天我们连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形图)
(1)学生独立摸索,解答,抽一个学生板演。
(2)汇报摸索进程及结果,在视频展台上展出学生运算的竖式,可能有以下两种:240240×30000×307200720
7200
(3)讨论:这道题和我们前面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以上两种算法哪种更简便?这道题为何可以这样来运算?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重点环绕竖式的简便写法进行讨论。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第二个竖式把240和30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24乘3,另一部分是两个0,24×3和240×30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24×3
教师:算一算24×3的结果。
学生算出24×3=7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72与7200相比,缩小了100倍,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我们把积扩大了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以下板书:教师:谁能完全地说一说这个运算进程?
学生:略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运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
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及时巩固,算一算课堂活动的第2小题的前两小题:230×40,380×87。
2.教学例3。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题目。
(1)根据题意,学生列式:108×18。
(2)引导学生视察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因数中间有0
(3)学生独立摸索
运算,抽一学生板演。
教师巡查,重点环绕竖式的书写,从而归纳出中间有0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要点。
3.结合两个例题,小结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师:在这两个题目中,王师傅每分行240m和列车平均每时行108km都叫做什么?
学生:速度
教师:30分和8时都叫做什么?
学生:时间
教师:要求路程,你发觉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主要展现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体会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并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这个进程主要由“发觉、探索、小结”三个环节构成。这三个环节层层相扣,体现了学生探索新算法的全进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4.课堂活动。
(1)怎样用竖式运算34×386?
学生按书中的程序运算完成后,通过两个竖式的对照,讨论得出: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时候,为了运算简便,我们更习惯于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的后面两个小题:65×408,207×20。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教师巡查指导。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4~6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视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教学进程:
一、复习沟通。
1.让学生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 或 。
256 160 159 120
3.笔算下面各题。
33)2 8 0 38)1 8 0
独立试做,反思做法,到达灵活运用
让学生视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
(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然落后行小组汇报交换。
(5)教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形板书,让他们比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挑选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
学生视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些?
2、引导学生认真视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
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较简便。
三、练习
练习十五第512题
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进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7~11题,实际运用的题目。学生通过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运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运算的意义和作用。
第12题,是开放题。让学生自主挑选条件,独立解答,再相互交换思路。
四、总结。(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四则混合运算;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法;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相交与平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可能性;总复习八个单元。在学习进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爱好。学生在这段数学旅途中,教材里既要有大数的感受,又要有数学规律的探索,还要有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仔细解题的习惯。

更多推荐

学生,问题,教师,两位数,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