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篇:浅谈情感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给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向上,加强了情感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霍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明确的指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只占到20%,而情感智商则达到80%,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情感因素能起到启动、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情感氛围思维平等和谐
情感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见,情感往往是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出现而出现,并与认识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因素,积极的情感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评鉴则应该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鼓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例如,在这学期我带的班中有一位学困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时刻关注他,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不时的表扬他的优点,慢慢地他变得自信起来了,一改过去那种不良习性。通过这半学期的努力,在上次的期中检测中,他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年龄小、认识能力差,1
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如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的行为过激或不当,就会令他们丧失自信,丧失对老师的希望,甚至有的学生从此会憎恨老师。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建立和培养起良好的教学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霍尔曼在《情感智商》中指出,在对一个人成功所起作用的因素中,智商因素仅仅占20%,而情感智商则高达80%。并且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情感因
素能起到推动、引导、维持、强调、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又明确的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应在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运用什么样的教学艺术才能建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呢?
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平等的情感氛围。由于教师是课堂情景的直接创设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语调中情感的合理使用,教师说话的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用亲切和蔼的语气表扬学生,往往使他们感到自豪,因而学习会更加的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显著的提高。用生硬的语气评价学生,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会大打折扣。若用批评的语气去评价学生,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自卑,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甚至还会对该老师所任的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拥有良好的情绪,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
心理状态的开始,经常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才能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探究性。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有机地结
合起来,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想方设法的创设愉快、生动、吸引学生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教学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厚还是越来越稀薄呢?这应该被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则要求我们教师竭尽所能的去“教”,而这种教法则体现了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关怀,同时,体现了我们教师浓郁的感情和殷切的期盼。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当教师把孩子作为一个权利的主体去尊重时,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种关爱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力。我们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教师很崇敬。教师赞扬什么、鼓励什么、或不赞扬什么、不鼓励什么,往往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见教师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行为本身就在给学生传递着信息,就在为学生营造着环境。而好的环境一旦养成,就能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不可估
量的作用。同时教师也不可忽视微笑的作用,教师的微笑和欣赏往往胜过一切,喜欢受到别人的表扬,特别是老师的赞扬,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学会夸奖学生,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长处,为其营造积极的、有自信的心理状态。微笑是学生进步的无穷动力,它不但给予学生以关爱、还可以及时的给学生以鼓舞。而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就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情景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所熟知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不仅仅存在于教科书,而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学”。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时,就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让学生明白,对于百分数我们并不陌生,只是我们暂时没有将它数学化、理论化、系统化、没有将它融入我们的数学知识体系之中。
有人说:“天底下再也没有比教育事业更需要爱心的了。”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对于好的、优秀的学生我们要关心、爱护;对于学困生我们不能放之任之,相反,我
们要付出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老师对他的希望。我们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好益友,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间活动中,我们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块游戏、谈心,与学生成为朋友,使他们喜欢你,爱上你的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要我们把握好情感这一催化剂,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么学困生的转化这一难题也就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了。参考文献:
1、《新课改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新知识、新理念、新教法》
临潼区教育局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二篇:浅谈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给中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创设愉悦乐学的心理情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的情感气氛。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向上,情感因素能起到启动、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感因素教育数学氛围
一、以爱育情,在情中激发学习。
1、把爱洒向每个学生心田。“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告诉人们,情感具有迁移功能。而“亲其师,信其道”更明确指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教育实践证
明,只要你心中有生,学生心中就会有你。我参加教师工作,被任七年级(7)、(8)两个班的数学课,这两个班在全年级算是差班,入学考试时,七年级(7)数学有5位学生考0分,七年级(8)班有3个0分,我接班后,首对学生进行谈心,和他们谈理想、谈生活、谈学习巧门„„用无私的爱去温暖学生,用严父的心态去激发学生,用慈母般的心去捕捉差生的闪光点,之后大加赞扬,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期末考试七年级(7班)数学获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七年级(8)班获得全年级第二名,由此看来,我们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成功的喜悦才会永远和你相伴。
2、用真情呵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要让你的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因此,在数学课上,我首先从内心深处把从事的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第一需要,有高度的史命感,对学生充满深厚真挚的爱,把育人当成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对每个学生都给予期待,给予信任,给予厚望。其次,教师不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特别是对在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当你提问学生时,你就要想办法如何使学生
很体面的坐下,更不要随意批评和指责,应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和点拨。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产。

更多推荐

学生,情感,数学,学习,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