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5年春三年级下册数学质量分析报告表
第一篇:小学2015年春三年级下册数学质量分析报告表
小学2015年春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填写人:
一、基本情况(含成绩情况)
本年级学生总数274人,优秀人数:91,优秀率:33.22%,合格人数:233,合格率:85.04%,年级总分:20680.5,年级平均分:75.48。
二、命题评价
1.本次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本试卷基础题基本涵盖第一学段(1~3年级)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学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的掌握情况。各领域重点考查的内容:
数与代数:万以内数的认识,两步混合运算,整
十、整百、整千乘(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及利用其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元、角为背景的简单小数加减计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常见的量的换算,包括时间单位、质量单位。
图形与几何:理解周长、面积概念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认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辨认方位,会判断平移、旋转现象。图形的拼接与切割。
统计与概率: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用喜欢的方式(表格、图画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会根据整理结果进行分析。
综合与实践(数学好玩):本册数学好玩的小小设计师(利用轴对称知识)、最优方案和有趣的推理均有涉及。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
2.重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考查
数学能力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如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贯穿本学段学习的观察、分析、归纳、探索的能力等。数学素养则指已经沉淀在学生身上、为学生所拥有的个性化的数学能力,它表现为学生解题时呈现出来的思维特点、反应的速度等,它更多体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与策略。
现在提倡活考、活用,拿到题目,学生需要经过一翻思考才能作答的,这是考能力和素养,是“活考”。除计算题外,其他题目也都要先想一下才能正确作答,靠死记硬背解答的题目完全没出现。
3.体现对获取知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试题中很多情境与问题均是教材素材的加工或变形,蕴涵着平时探究过的活动经验、思维经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取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文化的精神之旅。过程性目标的考查在本试卷均有所体现,如下试题:
填空题第6题。“用2、3、4、6这四个数,你能凑出24吗?”,源自三上教材的“数学游戏”,本学期学校数学组组织了“24点游戏大赛”,学生有很高的参与兴趣,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思维的训练。
填空题第8题。用铁丝折一个长方形,再用同一根铁丝折成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第9题,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可以剪下几个符合要求的小正方形。这题还特意给出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对课堂活动进行回忆,降低了难度。在平时教学时我们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掌握数学知识。
三、学习质量总体评价
本次测试学生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1.计算技能较为扎实。
从计算部分1—3题看,基本包括本学段所学的数的运算知识,题型有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整体上学生完成得较好。对分数的简单加减运算掌握较好,正确率90%以上,如填空第7题、选择第5题。
2.基本概念的简单运用较为熟练。
学生能在简单情境中熟练运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如,填空题第5题,“下面哪个情境可以用‘1/2’表示”,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结合分数的概念进行判断。
3.基本数量关系掌握到位。
本次测试中,利用四则运算意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良好,如第五大题的1、2、3(1)。第1题,结合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是本册的重点之一。学生要找出“计划每天修路240米,需要修4天。实际修路用了5天,实际每天修多少米?”,从卷面上看,82%的学生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第2题,“淘气说:‘我每分打43个字。’笑笑说:‘我每分打的字比你的2倍少5个。’笑笑每分打多少个字?”涉及到倍数关系,对大部分三年级学生来说问题不大。第3(1)题,“超市运来45千克葡萄。每千克36元。前3天卖出了32千克,卖了多少钱?”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
4.能有条理地思考,设计多种租车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如第五大题的第4题。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推理。如填空第10题。
存在不足:
1.做题马虎,不够细心。
如第二大题我会算,部分学生计算不认真,个别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困难。第五大题解决问题,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列出正确的算式,但得数计算错误。第六大题统计与概率问题,很多学生在整理数据时出现多算、漏算等问题。在第五大题第4题中,学生设计了正确的租车方案,但租金计算错误。
2.估算能力有待加强。
如填空题第3题,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接近105,选择题第3题,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估算是计算教学的重点,估算意识与估算能力的培养应该常抓不懈。
3.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解决情境问题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很多题目需要学生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方能有效解决问题。这些题目失分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从情境中捕捉、筛选、组合有用信息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薄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如第五大题第3题“超市运来45千克葡萄。每千克36元。前3天卖出了32千克,卖了多少钱?”部分学生受条件“前3天”的影响,没有理解题意,将32÷3,求出平均每
天卖了的钱,与题意不符。二是审题习惯不良所导致,面对众多信息时不能耐心读题,理不清头绪时就匆忙下笔,导致解题失误。如第五大题的5(3),没有进行单位换算。
4.选择题第4题源自本册教材18页第5题“奇思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学生忽略一个来回是去——回,相当于游了2个泳道长。试卷上“游了2个来回”,是指“去——回——再去——再回”,相当于游了4个泳道长。
四、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针对性意见与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认真开展教材中的所有积累活动经验的课,不以期末考为目标,而要考虑使学生每节课能有所得。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能力,基本,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