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承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小学数学要求的日益提升,红色文化在教育实践中融入和衔接的意义日益凸显,怎样通过科学的方式和策略,全方位优化提高红色文化与小学数学课程的相融效应,备受业界重视。基于此,文章首先剖析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红色文化的运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根据有关课程经验,从多种视角和方面,论述了有关红色文化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传承的实验探究。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数学;传承;实践研究
引言: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融合和渗透体现出巨大价值。当前情势下,数学教师有必要立足红色文化实践,精准抓住红色文化融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综合施策,全方位推动小学数学质量提高,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数学课堂相对枯燥、乏味。基于数学思维进行红色文化课程的开发,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的、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和红色文化,促
进学生深度思考数学问题。但实际上,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按照流程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化教学,为了追赶数学教学进度,通常留给学生停下来思考数学问题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给出答案就结束某个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缺乏思考与探究的空间,不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的深度学习。
二、挖掘数学思维的红色资源
与数学相关的红色资源在目前的教学上依然较为少见,究其缘由一来是红色资源相关的数学课程较少有教师开发,二来是教师对有关的红色资源课程开发的认知和能力不足,不懂得如何挖掘有关数学思维的红色资源。然而,在党史中有许多真实的数据是可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开发利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聘请专家与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同探讨,多方共同梳理,将这些党史教育中的数据渗透进数学教学中。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红色资源的数据一定要真实,不能自行设定,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依据课程所选择红色资源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及红色课程制定的教学内容需求,结合特定教学目标,为研学活动设定红色相关的主题。在数学课程中除了保
证能够渗透红色精神,也要符合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完成教学设计方案。
三、创设红色文化教学情境
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给数字课堂创造了大量情境条件,使常规课堂条件下难以完成的课堂情景设计任务具有了可能性,所以教师们要根据数学课堂任务,进一步发掘红色文化的要素,营造红色的课堂环境,把孩子带到红色文化深处,在直观的了解红色历史的同时,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开展“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等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将抗日战争的战场作为教学的场景构建地点,并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我方神枪手应该采用多少度的瞄准角度,才能够精准地命中目标?共产党队伍在山中想要进行会晤时,采取怎样的走法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集合?”等等问题的提出,能够帮助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在红色文化教学场景的构建之中深刻领会数学教学的知识点,真正的领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意义。
四、与实践相结合,渗透红色文化
小学数学课本蕴含许多的思想教育素材,因此,数学教师要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以有效、正确地应用。在课前必须认真挖掘教材的人文性、科学性、道德化,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案,让红色教育和数学学科知识自然的结合;除此之外,要积极搞好“转化”教育。学生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与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促使学生健康、活力、愉快的成长。而红色文化教育则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能引导学生们走向健康的成功之路。
如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们可以先让学生们了解“统计”一词的概念,之后,还可以为他们播放长征路上,革命战士们冒着艰险,勇往直前的前进场景。然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长征路上有这么多战士,各个年龄段大概有多少人呢?哪个年龄段占比最大呢?占比最大的比占比最少的多了多少人呢?等等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们深入探究长征背后战士们的不容易与困苦,深刻体会他们的坚持不懈精神。而且,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们对于“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相关概念也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双管齐下,有助于他们数学思维与文化学习双重的学习。
五、重视红色文化与数学知识融合的重要价值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正在建立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知识灌输,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现在各种文化交织汇集的局势之下,各种外来文化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孩子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以及自己精神层面的道德认知。在这一过程之中,为了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守护本国文化,加深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急需教师们对他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因此,教师们可以带领这群孩子们意识到红色文化与课本知识交融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们可以给学生们播放阅兵仪式上战斗机在空中表演的场景,在同学们感慨我们国家强大战斗力的同时,对他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场表演之中哪些动作是在平移?哪些动作是属于旋转的?阅兵仪式中,有哪些物体是属于轴对称图形呢?你们可以画出他的对称轴嘛?”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很好地激发起学生们对于视频的观看欲望以及对于数学知识的内涵的探究欲望。在这一过程之中,不仅很好地将爱国精神对学生们进行灌输,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箭双雕。
结束语: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的内核,是中华民族团结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
设的力量之源;在小学阶段,传扬与继承红色文化,是文化教育事业中不能缺少的内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们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形态进行革新,使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儿童的心中,从而更好地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春梅,王圣玮.基于数学思维的小学地方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以泉州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11):95-98.
[2]杨燕行.让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小学数学课堂[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6):1392.
[3]姚锦涛.红色文化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研究[J].文渊(小学版),2021(8):1784-1785..

更多推荐

红色,文化,数学,学生,教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