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和多媒体整合方面的论述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小学阶段,教师利用高级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数学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从而使数学知识内部化,提高数学素养。文章主要探讨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希望能为构建面向信息化的生动创新、多维立体的数学课堂提供参考,为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整合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多媒体教育是具有现代特色的教育方式,是信息时代教育基础改革的一种形式,是满足当前学习需求、发展这个时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从教学中获得图像、声音、光线的紧密结合,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近几年来,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信息为手段辅助数学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腾飞。
1、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作用
多媒体教学一般是利用创新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优化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育,可以提高目前小学数学的信息化水平,改善小学生可以享受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为了提升现有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将更多前沿、丰富的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是一项必然选择,以此来满足学生的更多学习需求,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突破多媒体教学使用上的局限。通过对现有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小学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定义、真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具有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也较为紧凑、密集,这对小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设置了较多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下,帮助学生不断攻克难关。使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将单一、抽象的数学内容以更加立体生动的形式进行展示,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能够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效率。并且,使用多媒体教学也能够让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得到创新,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局限。
2、小学数学教学和多媒体整合措施
2.1、精心打磨多媒体内容
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要深思熟虑,精心提炼多媒体内容,以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学生年轻,不能只引进漫画,几何晦涩,不能向学生展示动态形象。例如,在“角的认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角,教师可先展示展开的红领巾的图片,让学生指出三个角,然后为学生展示指向不同时间的钟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最后展示打开扇子的视频,让学生随着打开扇子的过程说一说哪一个角更大。在三组多媒体图片与视频的展示下,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角的变化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直接展示几何角,让学生学习角各部分的名称。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定义后,教师再次展示之前的三组多媒体图片与视频,让学生总结三种角的异同。这样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需注意,教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中的图片,也不能不考虑教材而只使用自己挖掘的多媒体资源。教师应在对教材内容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适当引入教材内容,同时结合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适当引入课外拓展内容,如此不但能呈现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2、多元整合教学
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种功能,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多种方法,发挥了多种教学的优势,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以“角度测量”教育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网络收集相关教学资源,用童话视频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关注,之后创造问题情况,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角度测量,提高参与感,活跃课堂气氛。在和学生一起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适当插入微课,通过播放视频、演示动画验证他们的讨论结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消化和吸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实践的多元助力不止于此,在具体的课程中,教师除可以播放动画来演示“角”之外,还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以日常经验来引导他们探索“角”的相关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思路进行优化整合,在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探索两者有效融合的方案,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
2.3、动静结合立体呈现
静态学习过程还应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有效地应用于课外,使学生更好地树立数学实践意识,在丰富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们在数学知识课堂学习过
程中,对很多模型都有模糊甚至机械的应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具体问题,增强建模意识、创新意识和思辨意识。这对学生今后综合问题的回答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例如在数学上常见的植树问题、追击问题,还有统计方法问题,都可以让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具体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习潜能有效释放。一些直观模型、具体事物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理解更加鲜活,在考试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也能更好地打开解题思路。例如下面的题目:桌子上原来有5个相同的杯子,装了等量的水,从每杯中倒出 60g,正好可以装满原来的3杯,原来一个杯子装了多少水?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完全找不到切入点,教师就可以通过动态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演示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从结果层面向前逆推,根据后面 3 杯水总共有多少克,逆推原来一杯水有多少克。化静为动,学生更好地发现了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变得清晰明了。
2.4、巧用多媒体化繁为简
数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重视新旧知识的互动,重视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应用,但在对待小学生的时候,做出逻辑思维结构设计为时尚早,过度生涩地融
进以前的定义去处理当下的难题,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系数,还会弄乱其千辛万苦构建的知识管理体系。并且通过课件制作,老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逻辑框架,就像一张地图,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什么,学习过什么,即将学习什么。
2.5、将多媒体与教学难点相结合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动态过程、复杂计算等要求很高。其中,在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这个领域有很大的优越性。几何画板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教学工具。它的特点是使用方便、简单、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很好地适应数学教学的形象化和直观化要求。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实验,使学生对平面几何的基本功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学生自己的知识建构,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椭圆定义与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对椭圆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网络教室和校园网运行平台,把“几何画板”的数学实验与特定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心理特点。
结束语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应该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它,也不是追随潮流,只是为了装饰。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实际价值,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费尚占.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07):165.
[2]胡相国.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07):170.
[3]唐亚俐.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2009(07):60.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