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摘要:在小学,是一个处于早期教育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从而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数学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活动很活跃,而对知识的吸收却很少,所以老师要主动地指导他们,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学实践
引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但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数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力度。
一、“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利用创新思维指导自己的学习,增强学习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学生在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差异性,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但是,现在依然有教师沿用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向去思考问题,限制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并获得最终答案,这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条件,只有具备了自主思维的方向,才能让学生步入创新之路,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阶段的创新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在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已经成为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
中的一个共识。虽然有很多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尝试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但是就整体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学生整体创新意识较低、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即便有部分教师采用了相对新颖的教学方法,但是依然无法显著提升学生整体的学科综合素养。举例来说,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非常容易将选择一类新颖的教学方法当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依然处于较低层次,不利于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同时,通过对大量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很多因素都制约着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要从挖掘数学教学的难点入手,提升数学学科教学有效性。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灵活应用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指的是利用游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可以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游戏教学法的内涵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应科学设计游戏,增强游戏的体验性、丰富性与契合性,确保游戏符
合学生心理需求以及数学教学需求;其次,教师需要科学选择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时机。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这一环节应用游戏教学法,从而烘托课堂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通过游戏探索知识。《鸡兔同笼》是小学数学中非常经典的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问题组织竞赛游戏。在组织竞赛游戏时,教师需要先设置“一个笼子有一些公鸡和兔子,其中公鸡有一个头和两条腿,而兔子有一个头和四条腿,该笼子有一共有18个头和48条腿,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公鸡和多少只兔子?”这样一个问题,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拼,看哪一组算得又快又准确。之后,学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设计这个竞赛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运用互联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迅猛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也引入了多种先进技术。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创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多媒体数据信息化课堂教学。首先,教师
需要具备丰富的互联网技术储备,使用先进技术获得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再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筛选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熟练地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次,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通过动态的图像、视频、短片展示出来,将教材理论知识和互联网中的资源相融合,以生动形象简单明了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充分把握学生的课堂理解力和课本内容接受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物品,并且可以寻找画平行四边形的动态视频,进行对比学习。例如和了解三角形比较稳定的特性一样,引导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和其他形状之间的异同点,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借助互联网技术,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脑海里充满各种抽象的图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创建科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必须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在课堂上的成绩相联系,使学生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自信,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教育评价制度应当
把批判与激励有机地联系起来,适当地激励他们在学习中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同时也要正确地对待某些认知上的错误,当学生由于学业上的问题而产生沮丧情绪时,应使其重拾自信,并积极地探讨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式。同时,在这段时间里,老师也要起到监督和陪伴作用,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行为,挖掘出每一个同学的优点,并给予他们的认可,使他们喜欢上了数学。通过科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目前的数学基础和运用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地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明显的效果。
(四)优化作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学习再多的知识和技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课堂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导致培养方式的局限性,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课外作业,以突破这一局限性。作业是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改观以及各类先进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创新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现阶段,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也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进行了多番实践,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都不佳,因此,有必要探寻有效的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高永贵.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03):40.
[2]张大江.浅谈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J].智力,2020(08):68-69.
[3]贾汝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82.
[4]刘启平.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式[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3):64.
[5]尹倩倩.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家长,2020(06):70-71.

更多推荐

学生,创新,数学,培养,意识,教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