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论⽂4篇
微课的内容是实现微课教学的载体,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微课应有的作⽤,⾸先要对微课的内容进⾏科学合理的设计,然⽽⼩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些教师由于对微课的认识存在形式化、表⾯化的误区,从⽽导致了微课教学形式⼤于内容的问题。本⽂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微课的运⽤论⽂的内容,欢迎阅读!
⼩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论⽂篇1:微课在⼩学数学教学中的应⽤
⼀、微课研究背景
(⼀)什么是微课
关于微课,很多⼈会感到陌⽣,继⽽会联想到微博、微信、微电影,从⽽认为微课是指⾮常短的教学过程。其实,这个理解还不够准确,微课是这样被定义的: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个知识点进⾏针对性讲解的⼀段⾳频或视频。
(⼆)微课的意义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的知识讲解和展⽰。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把微课看作课堂教学的⼀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符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微课案例评述
(⼀)微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效提⾼了学⽣“先学”的效率
教师可以把微课运⽤到学⽣的预习阶段。学⽣在预习过程中不但常常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不住,⽽且就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也难以突破。如果不解决这些“关节”问题,那么学⽣的预习就是⽆效的。对此,教师可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学⽣容易产⽣疑惑的知识点做成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答疑解惑,从⽽为学⽣学习新知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很多的学⽣对分母相同的条件下,分数之间的加减,即分⼦之间的加减,不是很理解。针对这⼀问题,我课前制作了⼀节“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微课视频,让学⽣在预习时将错误的想法消灭于了萌芽状态,并借助微课正确理解了算法和算理。这节微课有效提⾼了学⽣“先学”的效率。
(⼆)微课《植树问题》,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学⽣课堂学习的中⼼,也是教师需要精⼼设计和引导学⽣探究的核⼼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设计⼤量的教学环节,让学⽣从整个的知识链条中⾃觉地感悟知识。这样做本⽆可厚⾮,但部分学⽣的领悟能⼒不是很强,以⾄于教师教得累,学⽣学得累,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微课却可恰恰打在学⽣的困扰之处,能够⽤⽐较直观的形式让学⽣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通过微课视频,先提醒学⽣要做的题是“两端要栽”,还利⽤图⽚举例让学⽣明⽩什么是“间隔”,然后利⽤化难为易的⽅法,将例题转化为简单的线段图,画三个点出现两条线段,画四个点出现三条线段……引领学⽣观察得出“画的点数总⽐得到的线段数多⼀”的规律。最后,我⼜⽤⼩路
替换线段,⼩树代替线段上的点,再观察发现期间的规律:种树的棵数总⽐树的间隔数多⼀。得出了这个结论,例题中的问题就迎刃⽽解了。不仅学⽣学得兴趣盎然,还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微课《称⾯积》,有效拓展了书本内与外的技能学法
在课后,适时使⽤微课也是⾮常有必要的。因为课堂教学的容量⼀般⽐较⼤,知识点较多,很多学⽣不能系统地掌握。教师有必要制作微课,让学⽣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进⼀步的消化和整合,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刻化。如在学⽣学习完“公顷和平⽅千⽶”后,我制作了⼀个微课“称⾯积”,先提出问题:如何知道我省我市的实际⾯积?在学⽣苦思不得其解之后,教师要及时教授具体的⽅法。最后给学⽣留下实践作业,让学⽣⾃⼰通过动⼿操作,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这节微课,有效拓展了书本内与外的技能学法。
(四)微课《数学游戏九宫格的填写技巧》,有效激发了星号题的探究乐趣
在数学课本中有⼀些星号题,为学⽣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需要对学⽣进⾏有⽬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的好奇⼼转变为求知欲,使他们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数学的信⼼。数学课本⼀年级下册有⼀道星号题,内容是“把21、22、23、24、25、26、27、28、29这九个数填⼊圈⾥,使横⾏、竖⾏和斜⾏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75”。这是⼀道典型的九宫格题,对于⼀
年级的孩⼦来说很有难度。⼀年级教师通过⽹络搜索,找到了⼀个填写九宫格的⼝诀,简单易学,对解答这道题很有帮助。于是,教师利⽤课余时间制作成了微课“数学游戏九宫格的填写技巧”,讲授环节从这道星号题⼊⼿,继⽽引出九宫格的填写⼝诀,再结合九宫格图进⾏点位分析和数字的对应填写,接着进⾏纵横⾏的数和验证,最后推导出任意九个连续数字填⼊九宫格的步骤和规律。这节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却花费了教师⼤量的⼼⾎,最后呈现给⼀年级学⽣的⽅式是通过QQ空间或者微博,同时要求家长陪着孩⼦⼀起看视频,学⽅法,解难题。深⼊浅出的讲解,从⼝诀到验证的科学推导过程,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学习⽅式,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年级学⽣及家长⾮常喜爱这节微课。亲⼦共学的效果也⾮常明显:全班学⽣都掌握了这道星号题的_“秘诀”。“我要挑战星号题”“星号题真有趣”成为了学⽣学数学的热门话题和探究学习时的⽬标。这节微课有效激发了学⽣⾃主探究学习的兴趣。综上所述,这⼏节微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能够有效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教师在进⾏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定不能忽视微课的重要作⽤。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教学点,利⽤课内和课外两种资源,引导学⽣⾃主质疑和探究,并制作深⼊浅出的微课,让学⽣在课前预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探究等环节都能有效利⽤,进⽽使学⽣真正⾛进微课的学习,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李艳单位:⽢肃省⼭丹县三⽴⼩学
⼩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论⽂篇2:微课在⼩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随着⽹络的普及,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的发展,⽆线⽹络的⽇渐流⾏,互联⽹进⼊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的产物以超乎⼈们想象的速度迅猛地流⾏起来,⽽在这⼀环境下,“微课”应运⽽⽣,并且以其新颖、独特、⾼效的优点被⼴⼤教育⼯作者所接受。⼩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学数学教师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都纷纷开始了将微课应⽤于课堂教学的尝试,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等问题,微课在⼩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微课在应⽤于⼩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1、内容设计没有得到⾜够的重视
微课的内容是实现微课教学的载体,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微课应有的作⽤,⾸先要对微课的内容进⾏科学合理的设计,然⽽⼩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些教师由于对微课的认识存在形式化、表⾯化的误区,从⽽导致了微课教学形式⼤于内容的问题,例如⼀些教师在内容设计时不能根据教学⽬标或知识的重难点进⾏有针对性的设计;除此之外⼀些教师在微课内容的选择和内容呈现上存在僵化、古板的问题,使微课成为了⼀种变相的课堂灌输,⽽这样的微课内容⾃然也就达不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学习兴趣的⽬的。
2、微课使⽤存在盲⽬过度的问题
微课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换句话说,教师在应⽤微课的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判断是否使⽤微课,即在遇到⼀些难度较⼤的知识重点时,可将其做成微课,以保证学⽣能够反复研读,⽽对于⼀些⽐较简单的如数学概念等问题,可以直接利⽤课堂讲授的⽅式完成,然⽽在实际教学中,⼀些⼩学数学教师将微课当成了“法宝”,⽆视知识点的具体情况⼀律采⽤微课的形式呈现,⽽这种盲⽬滥⽤微课的情形不仅让学⽣对微课失去了兴趣,还会使学⽣在学习中过于依赖微课复习,⽽产⽣听课惰性。
3、对微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
在教学实际中,有些教师盲⽬滥⽤微课,⽽有的教师却对微课嗤之以⿐,他们坚信课堂讲授对于知识传递的重要作⽤,并没有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微课已经成为丰富教学内容的⼀个重要的资源,因此,其在教学中仍然采⽤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式在激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主学习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从⽽导致了⼩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如何在⼩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微课
1、在预习中的应⽤
预习是新知识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在⼩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先熟悉课本知
识,对于后⾯的课堂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的使⽤则可以帮助学⽣找到预习的重点,从⽽⼤⼤提⾼预习的效率,例如在“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的预习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先将预习内容制成微课,并通过⽹络群发给学⽣,⽽学⽣根据微课内容进⾏知识梳理,同时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进⾏标记、整理,⽽到了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预习情况的检查,发现⼀些学⽣对于“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的实际应⽤”、“如何⽤短除法求最⼤公因数和最⼩公倍数”等内容存在理解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重点在课堂上进⾏了讲解,从⽽⼤⼤提⾼了学⽣听课的效率。
2、在课堂教学中的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观看微课视频,和学⽣进⾏交流,并引发学⽣的深⼊思考,从⽽实现知识重点的科学讲授,例如低年级学⽣在理解24时计时法时经常出现偏差,因此某教师为解决这⼀教学问题,将其制成了微课,并在课堂上进⾏播放,微课内容先从问题⼊⼿,即教师向学⽣展⽰了⼀张⽕车票,车票上显⽰了发车时间为18:00,⽽钟⾯上时间的数字只到12,这会不会是印错了呢?通过这⼀问题引发的思考,教师引出了24⼩时计时法,并向学⽣讲授该计时与12时计时法的转换,⽽学⽣在这样实际问题中则很轻松地理解了24计时法的含义,以及其在⽣活中的应⽤。
3、在知识巩固中的应⽤
课堂上知识需要在课后进⾏复习巩固,⽽微课由于其⾃⾝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进⾏知识复习,
例如学⽣可以将微课内容“拷贝”回去,并对课堂教学中未及时消化的内容进⾏反复的观看、研究,⽽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络向教师咨询,直⾄完全掌握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微课对学⽣进⾏课后练习,⽽通过练习反馈,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该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结论
总之,微课作为信息时代新兴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其在活跃课堂⽓氛、激发学⽣学习兴趣、提⾼课堂教学效率等⽅⾯发挥着重要作⽤,因此⼩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科学设计微课,并在课堂上合理调控与使⽤微课,从⽽保证学⽣能够在微课的帮助下深⼊分析知识的重难点,进⽽完成教学⽬标。
作者:周⼴洲单位:⾩宁县杨集中⼼⼩学
共2页:上⼀页12下⼀页
更多推荐
微课,教学,教师,内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