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根据城关中心学区工作安排,11月13日城关中心学区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虽然实际考查结果基本达到了命题设想,平均分超过预期值,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不尽人意之处不同程度存在。为全面反思我们的教学得失,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下面就针对六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情况加以分析,并针对凸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同大家交流。
一、相关统计数据
整个学区共610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50056分,均分82.06分,优秀率38%,及格率91%.我城关中心273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22699分,均分83.15分,优秀率35%,及格率94%,居学区第二位,居第一的是王村矿小。
二、失分情况分析
(一)填空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5、6、7小题(比的应用部分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二)判断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第三小题,0.16:1=16:100,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这种表述方式与日常表述不太一样所致。日常老师要求要将比划成最简整数比,而这道判断却没有
化成最终结果,容易让学生认为没有划成最简比就是错误的。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加强判断方法的教学。
(三)选择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第二小题,告诉了甲乙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许多学生会不认真审题,拿边长直接比,或者是最终没有化成最简比,都是导致错误的原因。
(四)计算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两大题:一是化简比中的第二个,学生没有把他们划成最简;其次就是计算的后两个,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逐步去做,括号中分数加法学生容易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混淆;一方面反应出学生的知识正迁移能力尚不够,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够。
(五)操作题与应用题部分的失分较为分散,系统性失分较少。
在应用题部分失分略多一点的是第1、3、4三题。
第1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时对关键的条件关注不够,仅完成了第一天吃了多少鸡蛋,而忽略了问题是求剩下了多少个鸡蛋这个条件。
第3题是一道工程问题,部分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判断有误,还有些学生对于工程问题的计算不到位,这些都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4题是一道不知道“单位1”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学生间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在此题解答中充分暴露出来了。有的学生根本不注意读题,用方程解答硬是没看到,还有的同学这部分很不扎实,用分数乘法在计算。因此日常教学中加强应用题教学的研究需要引起所有教师的关注。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从分数的公布情况来看,学困生在逐步增加。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应辨能力比较差,平时常“漂浮”于课堂之外。学困生是导致平均分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2、从学生整个卷面来看,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缺乏审题习惯。有些试题,学生没有读完就动笔,结果往往弄巧成拙,造成错误。如:解决问题的第1题,要求剩下的,可许多同学只求了第一天吃了的。主要错误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不合理地利用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一看、
二画、三想的审题习惯,防止出错。
二是不细心。如:计算结果不约分:解答问题时,式子列对了,计算却错了:题目中的数字从上面移到下面就抄错了。平时应训练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及检查时的方便明了。
三是不规范。如画对称轴、圆,很多同学不用作图工具,用手画、画出的图粗糙,不精确。还有的同学用钢笔画图,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应用尺规和铅笔来绘图。再如:应用题有一部分学生不答题,或答的过于简单。
四是不验算。如:计算题,如果学生对计算的结果验算一下,得分率不可能只有63%。同时学生的随意性太强,答卷时不能做到静心思考、认真分析,致使很简单的题出错。如果学生平时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这些错误就会避免掉。
五是不按要求答卷。如:解决实际问题的第4题,要求列方程解答,可相当一部分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决的。
四、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做到口算坚持天天练,难点分步练,题型花样练。注意把握住三点;新旧知识综合练、易混知识对比练、综合知识分层练。
2、课堂教学抓实每一个知识点,夯实数学基础,力争结合学情,把数学课上实、上活、上新。
3、加强过程意识,注重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提高的过程;重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解决方法和解答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发展创新意识和灵活思维能力。
4、要关注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如:画图、列表等方法;要关注思想方法的渗透,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精髓,因此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让数学思想方法在与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生成。
如:数形结合的思想,试卷中出现的很多,但学生不能借助图形直观、形象地理解题意。
5、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与总结,认真进行单元测查反思。
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单独讲解,对多数同学出现的错误及时讲解,排除学习障碍。提高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争取做到:犯过的错误不再犯,没犯的错误杜绝犯。
6、继续作好提优补差的工作。本次测试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是如何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我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教法和学法的指导和优化,力争作到:
(1)课前的引领,即“笨鸟先飞”。(2)课中的关注。把简单的问题抛给他们,还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堂堂清的目的。
(3)课后的偏爱。优先批改他们的作业,让弱势群体健康成长。
同时抓两头,带中间,达到遍地开花的效果。
7、教师要加强交流,不断“充电”,学习和吸取数学教育上的新信息、新动向,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全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
作为特殊年级的任课教师,我们应当群策群力、协同攻关,抓好毕业班的复习研讨工作。把勤于实践、不断反思作为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提升教学能力的窗口,确保教学质量的手段。
总之,通过这次测试,我们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问题,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新鞋”穿在脚,把新教材来教好,让这批新课改的特殊学生满怀成功和希望走出小学的大门。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