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①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②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重点!)
③ 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④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⑤ 除得的商的哪一数位上不够商,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除数是小数:
① 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数位不够时,用0补足; ② 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3、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扩大a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缩小)a倍,商不变。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缩小(或扩大)a倍。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a倍。
5、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6、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一个数除以1,还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0不能作除数。
7、
汉语表达 | A除以B | A除B | A去除B | A被B除 |
列式 | A÷B | B÷A | B÷A | A÷B |
8、近似值相关知识点:
(1)求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留的小数多一位。
求积的近似值:计算出整个积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2)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3)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9、循环小数相关知识点:
(1)小数分类: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2)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循环小数必须满足的条件:① 必须是无限小数;② 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4)循环节的定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33……循环节是3。7.14545……的循环节是45。
(5)循环小数的记法:① 省略后面的“……”号;② 在第一个循环节首尾的数字上分别加点。如:5.33……=5.3(3上面有一个点),读作五点三,三的循环7.14545……=7.145(4和5上面分别有一个点)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的循环。
(6)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0、竖式中的小数点和数位的对齐方式:在加法和减法中,必须小数点对齐;在乘法中,要末尾对齐;在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1、除法性质:
a÷b÷c=a÷(b×c)
推广: (a+b)÷c=a÷c+b÷c 或 (a-b)÷c=a÷c-b÷c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具体目标:
(1)图形的平移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②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③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图形的旋转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
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②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③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④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⑤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⑥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3)图形的轴对称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
能指出对称轴。
③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④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能利用轴对称
进行图案设计。
三、知识考点梳理
知识点一、平移
1、平移概念: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一方向移动,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平移变换的性质
①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点所连结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因为经过平移,图形的每个点都
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平移变换前后的两条对应线段的四个端点所围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
边形(四点共线除外).
②对应角分别相等,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一致.
③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因为平移只改变图形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平移作图步骤
①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②根据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作出图形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③按原图形的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各点.
知识点二、旋转
1、旋转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对称的对称点。
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中心对称图形.
3、旋转变换的性质
图形通过旋转,图形中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沿相同的方向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旋转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4、旋转作图步骤
①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旋转中心,确定旋转角.
②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
③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角度、旋转各顶点和旋转中心所连线段,从而作出图形中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 按原图形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各对应点.
5、中心对称作图步骤
① 连结决定已知图形的形状、大小的各关键点与对称中心,并且延长至2倍,得到各点的对称点.
② 按原图形的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对称点即得所作图形.
知识点三、轴对称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叫做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①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3、轴对称作图步骤
①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作对称轴的垂线,并延长至2倍,得到各点的对称点。
②按原图形的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对称点即得所作图形.
综上:
1、图形变换与图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图案的设计主题及要求;
②分析设计图案所给定的基本图案;
③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对基本图案进行变换,实现由基本图案到各部分图案的有机组合;
④对图案进行修饰,完成图案。
2、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之间的联系
一个图形沿两条平行直线翻折(轴对称)两次相当于一次平移,沿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翻折两次相当于一次旋转,其旋转角等于两直线交角的2倍.
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更多推荐
图形,旋转,轴对称,小数,被除数,平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