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运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确实是求那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运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先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先的数小。
3.求近似数的方法一样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4.运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运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运算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 除法性质:abc=a(bc)
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8.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假如有余数,要添0再除。
9.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运算。
10.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能够依照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五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11.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2.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显现,如此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显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14.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看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1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能够记作,也能够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6.aa能够写作aa或a,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7.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8.解方程原理:天平平稳。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旧成立。
19.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0.所有的方程差不多上等式,但等式不一定差不多上等式。
21.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 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S=ah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2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能够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此三角形面积=底高2
24.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此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5.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6.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27.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运算。
28.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9.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阻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样水平更合适。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打算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制造和进展。30.数不仅能够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能够用来编码。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1.由6位组成: 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3位表示邮区 前4位表示县(市) 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2.身份证号码:18位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更多推荐
小数,观看,面积,平行四边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