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苏教版
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自主探究
1、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熟悉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熟悉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现出来。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展爱惜人民币和节省用钱的思想(训练)。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状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答复,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一年级数学《观看与测量》学问点
观看与测量
1、观看物体——(两个方向观看单一物体的外形)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熟悉)
3、去游乐园——(熟悉米)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现出来。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展爱惜人民币和节省用钱的思想(训练)。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状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答复,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一年级数学《观看与测量》学问点
观看与测量
1、观看物体——(两个方向观看单一物体的外形)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熟悉)
3、去游乐园——(熟悉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洁的估测和测量)
观看物体(两个方向观看单一物体的外形)
1、通过观看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同的。
2、会识别从两个方向观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外形。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熟悉)
1、经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熟悉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看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依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熟悉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把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观看物体(两个方向观看单一物体的外形)
1、通过观看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同的。
2、会识别从两个方向观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外形。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熟悉)
1、经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熟悉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看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依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熟悉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把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熟悉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洁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量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展测量。
2、会识别从两个方向观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外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共享
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建议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时课改中教师们尽力寻求的。一年级上册教材规划了赋有童趣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情境,例如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第18页的排队购票、第29页的小猴吃桃……这些都是(儿童)喜爱、了解的,可亲可近。在训练中,需求结合实践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训练“比多少”,应充足运用主题图给学生叙说“小猪帮小兔盖房”的(童话(故事))。
让学生走进情境,细心查询、比拟,感悟“多”“少”“一样多”。再如训练“0的知道”,教师可依据第29页的主题图编制多媒体动画课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诙谐
估一估、量一量(简洁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量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展测量。
2、会识别从两个方向观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外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共享
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建议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时课改中教师们尽力寻求的。一年级上册教材规划了赋有童趣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情境,例如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第18页的排队购票、第29页的小猴吃桃……这些都是(儿童)喜爱、了解的,可亲可近。在训练中,需求结合实践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训练“比多少”,应充足运用主题图给学生叙说“小猪帮小兔盖房”的(童话(故事))。
让学生走进情境,细心查询、比拟,感悟“多”“少”“一样多”。再如训练“0的知道”,教师可依据第29页的主题图编制多媒体动画课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诙谐
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喜爱。再经过查询小猴吃桃的情境:盘子里有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领悟“从有到无”的转变,感知0的意义。教师细心创设的情境能够把日子与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变得生动诙谐。
让学生自动猎取常识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再创造。新课标偏重:“数学训练活动有必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翻开水陡峭已有的常识经受根底之上……向学生供应充足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着手实践、自主根究与协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生动的、自动的和赋有特性的进程”。
训练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在讲堂上给学生供应充足的查询、操作、考虑、沟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发觉去学习数学、猎取常识。
(一)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根究猎取数学常识
例如训练“立体图形的开端知道”时,课前为学生预备各种外形的物品,让学生仰仗关于外形的感知方面的经受,查询、沟通物品的外形是怎样的,并把外形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谈论“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一样”,了解物体外形的特征……学生依据日常日子中堆集的经受和对实践情境的感受进展根究,将理性经受进一步笼统化,翻开空间观念。
让学生自动猎取常识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再创造。新课标偏重:“数学训练活动有必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翻开水陡峭已有的常识经受根底之上……向学生供应充足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着手实践、自主根究与协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生动的、自动的和赋有特性的进程”。
训练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在讲堂上给学生供应充足的查询、操作、考虑、沟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发觉去学习数学、猎取常识。
(一)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根究猎取数学常识
例如训练“立体图形的开端知道”时,课前为学生预备各种外形的物品,让学生仰仗关于外形的感知方面的经受,查询、沟通物品的外形是怎样的,并把外形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谈论“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一样”,了解物体外形的特征……学生依据日常日子中堆集的经受和对实践情境的感受进展根究,将理性经受进一步笼统化,翻开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经过着手操作,猎取数学常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着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例如训练“9加几”时,在学生沟通不同算法的根底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操作活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办法,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进程。接着,安排“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践操作边进展核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进程与笼统的核算进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涵思想活动,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感悟、了解新的核算方法。
(三)让学生经过协作与沟通,猎取数学常识
例如数学“9加几”时,由“校园运动会”的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后,把根究处理问题方法的“使命”交给各组来完结。先让学生独立考虑,并在小组内谈论沟通处理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日子经受用自己的思想方法考虑,会发作“点数”“接着数”“凑10”等多种核算方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呈现本组的研讨作用。使学生了解别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方法,由此领悟处处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一起,在沟通中,学生赏识自己的发觉、赏识本组的作用、赏识全班发觉的多种方法,不断领悟胜利的快乐。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根究知道和喜爱,增加学生协作学习的知道。
细心规划数学活动
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着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例如训练“9加几”时,在学生沟通不同算法的根底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操作活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办法,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进程。接着,安排“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践操作边进展核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进程与笼统的核算进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涵思想活动,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感悟、了解新的核算方法。
(三)让学生经过协作与沟通,猎取数学常识
例如数学“9加几”时,由“校园运动会”的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后,把根究处理问题方法的“使命”交给各组来完结。先让学生独立考虑,并在小组内谈论沟通处理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日子经受用自己的思想方法考虑,会发作“点数”“接着数”“凑10”等多种核算方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呈现本组的研讨作用。使学生了解别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方法,由此领悟处处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一起,在沟通中,学生赏识自己的发觉、赏识本组的作用、赏识全班发觉的多种方法,不断领悟胜利的快乐。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根究知道和喜爱,增加学生协作学习的知道。
细心规划数学活动
新课标特殊偏重:“让学生亲身经受将实践问题笼统成数学模型并进展说明与运用的进程”,重视数学常识的构成进程是当时数学课题改造的一个重要理念。
为了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常识、经受走进学习活动,自动建构、了解数学概念,取得数学方法,取得根究数学的领悟,增进学好数学的决计,
例如“1~5的知道”,教材先表现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数,接着让学生经过摆小棒进一步领悟数的基数意义;知道物体和图形,教材先以“把外形一样的放在一起”进步学生对物体外形的直观知道,接着消失立体图形引出物体外形的称谓。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常识描绘地址的日子空间……在训练中,需求以教材供应的底子资料和学习活动条理,为学生规划查询、操作、考虑、沟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受常识构成的进程。
例如训练“1~5的知道”时,由学生去过公园或动物园的事例,创设“去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先请学生查询、了解有哪些心爱的动物,再请学生把查询和数的作用通知组内的小伙伴,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经过查询、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1~5各数。接着,让学生依据数摆出小棒,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学具卡片来摆。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把笼统的数具体化,加深对1~5各数的基数意义的了解。学生经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知道1~5各数,经受了数概念的构成进程。学生不只领悟数的发作和作用、加深对数概
为了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常识、经受走进学习活动,自动建构、了解数学概念,取得数学方法,取得根究数学的领悟,增进学好数学的决计,
例如“1~5的知道”,教材先表现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数,接着让学生经过摆小棒进一步领悟数的基数意义;知道物体和图形,教材先以“把外形一样的放在一起”进步学生对物体外形的直观知道,接着消失立体图形引出物体外形的称谓。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常识描绘地址的日子空间……在训练中,需求以教材供应的底子资料和学习活动条理,为学生规划查询、操作、考虑、沟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受常识构成的进程。
例如训练“1~5的知道”时,由学生去过公园或动物园的事例,创设“去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先请学生查询、了解有哪些心爱的动物,再请学生把查询和数的作用通知组内的小伙伴,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经过查询、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1~5各数。接着,让学生依据数摆出小棒,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学具卡片来摆。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把笼统的数具体化,加深对1~5各数的基数意义的了解。学生经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知道1~5各数,经受了数概念的构成进程。学生不只领悟数的发作和作用、加深对数概
念的了解,而且尝试用数学眼光看四周事物,并取得胜利的领悟,增进学好数学的决计。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学习,物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