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负数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负数的认识读写课题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讲练结合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教师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说一说对温度的认识。
(1)以电视台天气预报为例,说一说某些一年中出现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等等。
(2)说一说“零下××度”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
2.揭示课题
师生共同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负数。(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
(2)说一说: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
(3)让学生根据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交过、讨论。
①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与同学分享你的知识,解答你的疑问。
②汇报交过情况、认知结果。
③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简要的说明。
2.教学例2
(1)出示银行存折,观察存折中的数据。
(2)说一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3)以“500”和“-500”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
3.认识负数
(1)联系“16°C”和“-16°C”以及“500”和“-500”,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2)什么是负数
(3)讲解负数的读法。
(4)什么是正数。
(5)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数和负数,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异同。
(6)关于0。
①教师可明确告诉学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你能写出几个负数吗?
4.做一做
指导学生完成第1、第2题。
三、课堂小结:说一说你对负数有了哪些认识。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题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像-16、-500、-0.4、-
8
3
,……这样的数叫负数。
-16 读作:负十六 -500 读作:负五百
-0.4 读作:负零点四 -
8
3
读作:负八分之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反思
第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数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在数轴上表示数课题在数轴上表示数
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学会表示正负数和0,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3.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渗透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点在数轴学会表示正、负数和0,了解正、负数和0在数轴上排列规律。教学难点认识数轴,在数轴上表示负小数和分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练结合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预设(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教师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0 -39% -5.5 1.6 +70 1/2
(2)如果用+25%表示增产25%,那么些16%就表()。二、探索新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第5 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 起往右依次是?从0 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 和-1.5 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 和
-1.5 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
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 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 页练习一的第4 题。第4 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练习一的4、7题
板书设计
在数轴上表示数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 和负数
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课后反思
第3课时练习课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课题负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数轴,熟练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练习中巩固对负数的认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独立练习、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预设教学重构
(师生活动)(教师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要用到负数?
1、生活中的负数。
(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如果杨老师下午去银行取
1000元,如果本月杨老师的工资3500元到帐,银行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
出什么?
小结:这里的正负数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多媒体出示练习一第五题主题图。怎样表示吐鲁番和珠穆朗玛峰这两
个海扳高度的数据?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海平面来说的。一般以海平面为
界线,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哪海平面用什么表示
呢?
3、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负数。
(1)师:你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上面这样的数?
分小组讨论,每组推荐一人全班交流。
(2)师结合学生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水位
中的正负数,温度计的正负数,存折中的正负数。
二、挑战自我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元,本月亏800元,记作()
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
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记作()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5、电梯出行,老师家在六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就按()
层的电梯按钮;如果要到一楼取车,就按()层的电梯按钮;家与车库相隔
()层高。
6、在1、0.5、-2、0、-0.6、5、-5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正数有()个,负数有()个,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三、课堂小结:
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练习一的3、5、6、8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正数:在0的右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更多推荐
负数,表示,数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