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新知。
2、熟练利用长度单位,并会估测物品的长度,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重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换算单位进行计算。难点:估测物品的长度。
一、复习新知,练习巩固。
1、老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学习了4个长度单位:分别是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你能用手比一比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试着比一比。
2、老师: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差不多是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
1毫米:1分钱的硬币,公交卡。1厘米:大拇指指甲盖。
1分米:有些同学的铅笔盒,老师的手机。1米:教室地板的两块磁砖的长度。
3、老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下面这些情况应该选择什么长度单位才合适。
一元硬币厚约2()一只长颈鹿高约4()一支铅笔长约13()一张凳子高约3()
4、老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在你们的脑子里,都有了这些长度单位的大概的长度,那么现在,我们就看比一比,看谁能估计得最接近,谁就是“火眼金睛”。
看课本第5页的第一题,哪个是正方形?什么样的图形是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到底是不是呢,我们用尺子量一量每一个图形的四条边,验证一下你们的判断,看是不是
第一个图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看第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形。
老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能通过看一看的方式,估计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通过量一量,得出结果,确定第一个就是正方形。科学家叔叔阿姨们也经常是这样做的,1 通过验证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现在我们也来当一个小小科学家吧。看一看,估计一下,你们的数学作业本有多长?再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接近。
估计: 测量:
二、复习进率。
1、老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对于长度单位都比较了解了。那它们之间都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出示: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1米和1分米的进率是10
1分米和1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
1厘米和1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你能填一填吗?
8厘米=()毫米
70分米=()厘米
在本子上做一做
1米-3分米=()分米
17厘米+23厘米=()分米
3、老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在实际生活当中,为了表示精确,经常使用毫米作单位,圆珠笔碳素笔我们经常使用厘米作单位,而教室,则一般是用米作单位。所以,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常常碰到不同的单位,这就需要先换算单位才能计算。出示:课本第六页第六题。
三、小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这四个长度单位,知道了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有多长,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差不多是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并且,我们还这知道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出现不同单位时,需要先换算单位。
而通过做练习,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掌握得还不错,并且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写得很整齐,但仍有个别同学需要继续努力。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第二篇:(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时 分 秒
秒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
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还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观察钟表,在观察、比较中求知。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亲身体验1分、1秒所做的事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活动所用的器材等。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动物运动会场面。
同学们,你们想去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观看动物运动会。(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情景。)
哪个小动物是冠军?为什么?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二、引导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
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吗?学生自由说。(课件中准备了三个镜头:新年倒计时、红绿灯、跑步比赛。)
2、介绍计量“秒”的工具。
你们知道有哪些钟可以计量“秒”?学生自由介绍。(课件出示四幅图片:电子表、秒表、机械钟、刻漏。)
3、三次观察,合作求知。仔细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次观察。(独立观察)
请拿出你们的钟表,观察秒针,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秒针。第二次观察。(同桌合作观察)
请同桌合作观察秒针的运动,结合屏幕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大格呢?走1圈呢?)学生汇报。
②师用课件演示秒针分别走5小格(每小格停顿一下),即1大格有多少秒,再继续演示秒针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导学生说出秒针分别走的秒数,从而得出: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把这句话板贴出来)
③请一对好朋友到讲台分工拨一拨秒针,说一说秒数。④同桌利用学具盒互动拨一拨、说一说。第三次观察。(小组合作观察)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第三次观察:
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多少?找出秒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来。学生汇报。
②师利用课件演示秒针和分针同时走动。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分=60秒,并板书出来。
更多推荐
学生,单位,秒针,观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