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排列》教学课例
课题:简单的排列
教材简析:“简单的排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教材编排了让学生感兴趣的排列问题作为例1,不仅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而且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又向学生渗透有序排列的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从3个元素中取两个进行排列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可以做到不重不漏。让学生在体会排列过程中掌握了规律方法,可以使问题变得简便;用有序排列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做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又全面又简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并应用排列的规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实践活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应用有序排列的规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数位表
学生:数位表,数字卡片,红、黄蓝等三种颜色的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要去一个新的地方-----数学城堡,想去吗?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老师相信,凭借你们的智慧,今天一定会玩儿的很开心的。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喜欢游戏、探险,所以用去数学城堡遨游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趣味活动,探索新知
(一)破译密码——体会排列
1、破译密码——体会排列(出示城堡大门的大锁头)
师:呀!数学城堡大门紧锁,咋办呢?别着急,数学小精灵守在城堡门口,他告诉我们只要猜对了锁的密码就可以顺利进入了。
师:快看,小精灵有提示,它的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猜猜看会是几?
预设生1:12、
预设生2:21.
师:好,那到底哪一个是密码呢?我们来试一试。先来试一试12(错误)。那肯定是?
生:21.
师:好,恭喜大家顺利进入数学城堡。数学城堡为我们设置了几道关卡,想考验考验大家,你们有信心闯关吗?
师:那好,那我们就来看看第一关。(课件出示)
师:大家一起读一下。
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这道题目的意思。
(生说)
师: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不能一样是什么意思?
(不能是:11、22、33这些数)
(2)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边摆边把结果记录在我发的作业条上。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收上几种类型的作业条(1)无序不全面的(2)无序全面的(3)有序全面的(1、固定法2、交换法)
给收上来的同学标上序号
(3)汇报交流,排列规律方法。
师把作业纸摆在一起,如下:
预设生1:我摆了13、32、31
预设生2:我摆了12、23、13、32、31
预设生3:我摆了13、31、12、21、23、32
预设生4:我摆了13、12、21、23、31、32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几位同学的答案,你认为谁做的正确呢?
(学生说)
请学生上台演示是怎样摆的
我们来看4号同学是怎么做的:
预设①按顺序先固定一个数字在十位,再把另外两个数字分别放在个位。上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依次将所有符合要求的两位数找出来;
请大家给4号同学的做法起个名字吧!----固定法
我们再来看3号同学是怎么做的:
预设②按顺序先从中拿出两个数字摆成一个两位数,然后用调换位置的方法得到另外一个两位数,依次从中取完交换排列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两位数。
我们一起给3号同学的做法起个名字吧!-----交换法
师:谁做的不正确呢?为什么错了?
(无序)
师小结:看来我们要进行简单的排列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做,这样就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更多推荐

排列,数学,学生,方法,城堡,规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