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数学是⼀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去学习,尤其是孩⼦,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的思维体系。学数学就是在学⼀种思维体系,在⽇常教导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点。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位加、减⼗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2、不退位的减法80-50=3069-2=6798-30=68
⼆、进位加法(凑⼗法)
1、凑⼗歌:⼀凑九,⼆凑⼋,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注:凑⼗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法:8+72=15⼗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法:个位⽤弧线连上,⼗位加1,个位减补数。(⽅法和20以内⼀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法:个位⽤弧线连上,⼗位减1,个位加补数。
【篇⼆】⼩学⼀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第5、6、8题。
教学⽬标:
1、掌握两位数减⼀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能正确地进⾏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活中的作⽤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
2、⿎励学⽣⽤多种⽅法进⾏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准备3捆6根⼩棒。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算。(电脑出⽰。学⽣开⽕车练)
11-3= 13-8= 17-9= 14-5=
15-7= 12-3= 16-8= 13-7=
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8-6= 87-3= 96-6=
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87-8=、96-8=,你会算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减数⼩,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起研究两位数减⼀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位数退位减法
⼆、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引导学⽣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个⼤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两个⼩朋友进⾏对话。左边的⼩朋友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
师:图上两个⼩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
⽣:左边的⼩朋友说:我有8元,想买⼀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
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
⽣答师板书
36-8=
2、引导学⽣探索计算⽅法
(1)师:算式36-8和前⾯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较,有什么不同?
⽣: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棒摆⼀摆。
动⼿摆⼩棒,分组讨论36-8的计算⽅法。
(2)引导学⽣说交流摆⼩棒的⽅法。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摆⼩棒的过程和⽅法?
⽣: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起是16根,再从16根⾥⾯减去8根。
师: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共还剩28根。在算式后⾯写上得数“28”。
(3)引导学⽣总结计算⽅法。
师:从刚才摆⼩棒过程当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棒的过程说⼀说36-8的'⽅法?
⽣:从刚才摆⼩棒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16减去8,最后把8和20合起来就是36-8的差。
(4)引导学⽣探索另外的算法。
师:还有其它算法吗?
⽣: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26加2得28。
教师⼩结:刚才我们⽤了⼏种⽅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页“做⼀做”第2题。
先由学⽣独⽴计算(可指定学⽣在⿊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答案时指定1到2题让学⽣说⼀说⾃⼰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怎么办?
2、完成练习⼗⼆第5题。
先学⽣独⽴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说⼀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法,让他们进⼀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3、完成练习⼗⼆第8题。
先让学⽣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独⽴算,最后订正。
四、课堂⼩结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作业
练习⼗⼆第5、6题。
【篇三】⼩学⼀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完后,有⽼师说本节内容安排的题⽬有点难,很多学⽣的⽔平达不到,只有个别学⽣能想出来。也有⽼师说这节课的亮点就是题⽬的设计,能引发学⽣的思考,尤其是4道有意思得题的设计,对学⽣后续计算学习帮助很⼤,通过估计确定计算结果的范围,减少偏差过⼤带来的错误。我的教学设计⽬的是:
1、根据我们班的学习情况,很多学⽣只愿意机械接受,⽽不愿动脑思考,稍微复杂的题⽬觉得很难,学习上不愿意接受挑战,当然也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喜悦。
2、使计算教学不显单调、机械、重复。
3、想培养学⽣的观察能⼒、思考能⼒,训练学⽣有序思考、对⽐分析和发散学⽣思维的能⼒,提⾼⾃主学⽣学习⽔平。
4、通过部分优秀学⽣的引领、⽰范,让其他学⽣去模仿。
课堂上的确出现学困⽣学习时的困难,但是也出现表达能⼒强、思维灵活的学⽣带来的惊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及集体评课,我觉得发散学⽣思维、提⾼学⽣动脑思考能⼒,倾听习惯不是⼀节公开课所能做到的,需要⽼师平时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能把班级学⽣学习状况作客观评价,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的教学设计。
更多推荐
计算,减法,学习,退位,玩具,位数,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