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在教学⼯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设计⼀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教学质量。那么⼤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欢迎⼤家分享。
  ⼩学数学教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7及后做⼀做、练习⼆5-10题。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知道⼩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掌握⼩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法,正确地进⾏⼩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
⽤题。
  2.过程与⽅法:让学⽣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法来学习⼩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掌握⼩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法,正确地进⾏⼩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题。
  教学过程:
  ⼀、复习.
  1、⼝算:5×2×7 25×4×8 9×10×6
  2、说出运算顺序:12×(5+60) 30+7×85250×4÷200
  ⼩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样的。  ⼆、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
  (1)出⽰例题7:
  (2)分析: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尝试练习。
  抽⽣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
  (4)分析订正:⼤家有什么不明⽩的地⽅吗?(学⽣质疑或师提问:)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②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块砖的⾯积)
  ③为什么要⽤0.9×0.9呢?不可以就⽤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积,⽽不是瓷砖的边长。)
  ④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积。)
  ⑤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5)如果有110块够吗?
  ①学⽣独⽴完成,汇报思路:
  第⼀种:0.9×0.9×110 第⼆种:0.9×0.9×10+81
  =0.81×110=0.81×10+81
  =89.1(平⽅⽶) =89.1(平⽅⽶)
  ②学⽣说出第⼆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步的意思。
  (6)⼩结:⼩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样的,今后我们在进⾏⼩数四则运算的时候⼀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第11页“做⼀做”。
  ⽣完成在练习本上,抽⽣板演,并说出运算顺序。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5-10题。
  3、拓展练习:计算(2.4+3.6)×0.5你能想到哪些⽅法?
  教学后记:
  成功之处:利⽤课件出⽰例题,激发了学⽣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学⽣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体会到⼩数的混合运算也是⽣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具,通过让学⽣⽤⾃⼰的话表达解答过程,逐步培养了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不⾜之处:教学中只重视了计算顺序,⽽忽视了计算的准确性,在后⾯的学习中还要加强计算⽅⾯的训练。
  ⼩学数学教学教案2
  教学⽬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位数(进位)的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导⼊新课,明确⽬标
  1、谈话导⼊
  同学们,⽣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就连⽕车上都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乘法的知识解决乘⽕车中的数学问题。想试⼀试吗?(板书课题:乘⽕车)
  2、出⽰学习⽬标
  ①、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
  ②、能正确地进⾏计算。
  ③、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学指导、整体感知
  1、教师出⽰⾃学指导
  ⾃学内容:教材32~33页。
  ⾃学时间:3分钟。
  ⾃学要求:围绕思考问题进⾏⾃学,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和同桌⼩声地进⾏交流。
  思考问题: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位数(连续进位)?
  2、反馈交流。(学⽣汇报)
  3、出⽰问题,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师这⾥也有⼀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出⽰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
  (2)独⽴计算,⼩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请⼩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再讨论竖式得数360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4)⽐较归纳。
  将本题与上节课例题(出⽰16×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较,让学⽣在⼩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改编三位数、四位数乘⼀位数的乘法试题。
  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1、学⽣完成 “练⼀练”中的1、
2、
3、4题。
  2、课本第33页第⼆题。
  3、总结⽅法:笔算连续进位的乘法,关键是不要忘记加低位进上来的数。
  四、练习达标,拓展提⾼
  1、教师出题:4351×4= 8972×5=?
  2、回归学习⽬标。
  3、总结
  学⽣总结本节课学到哪些知识。
  ⼩学数学教学教案3
  教学内容:
  北师⼤版⼩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P32—P33
  教学⽬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学⽣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数学学习的⾃信⼼。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法的掌握与实践。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清点学⽣⼈数
  ⼆、新知预热
  1、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谁能声⾳洪亮的回答这些问题。(出⽰课件)
  2 、⼩结:同学们这⼀环节表现很棒!
  3 、引出新课:谁坐过⽕车?有硬座和卧铺两种车厢,这节课我们就和淘⽓与笑笑⼀起来解决⼏道与⽕车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三、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天淘⽓与笑笑来到⽕车站,与⽕车站的叔叔的交流谈话中,你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出⽰课件)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探索⽅法
  (1)、卧铺车厢每节可乘72⼈,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
  ①⽣读题
  ②⽣列式,师板书
  ③⽣试做,⽣板演
  ④汇报⽅法
  ⑤看课件,⼩声说计算过程(出⽰课件)
  (2)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
  ①⽣试做,⽣板演
  ②交流汇报
  ③课件演⽰
  (3)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连续进位)通过我们以上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两、三位数乘⼀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学⽣与同桌说⼀说)汇报说;师⽣共同⼩结(出⽰课件)齐读。
  四、应⽤提升:(出⽰课件)
  五、全课⼩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的表现满意吗?
  ⼩学数学教学教案4
  教学⽬标:
  1.知识⽬标:通过学⽣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使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标:借助挂图引导学⽣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学⽣的观察能⼒。
  3.情感⽬标:体会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谈话导⼊
  ⼩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学⽣了,要与⽼师⼀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很多⽣活中的问题,⼤家想不想学好它?⼤家会从1数到10吗?
  ⼆、探索新知
  1、寻找⾝体上的数
  师:1——10这⼏个数在⽇常⽣活中经常⽤到,我们⾝上就有许多,快找⼀找,说⼀说!
  (学⽣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把话说完整。)

更多推荐

计算,数学,问题,教学,过程,教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