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主题: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 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组合拼写。
3. 提高幼儿的的视觉分辨能力,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1. 四种几何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的认识。
2. 同类几何图形之间的区分。
3. 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组合与转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10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谈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几何图形。
示例:
“同学们,你们平时生活中都看到过哪些几何图形呢?”
“哪些图形是正方形啊?”
“哪些是长方形呢?”
“哪些是三角形和圆形呢?”
老师在幼儿的讨论过程中,指导幼儿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二、认识几何图形(20分钟)
1. 老师拿出各种几何图形,逐一让幼儿认识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
2. 老师为幼儿介绍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叫法。
示例:
“这是正方形哦,大家叫它正方形。”
“这是圆形,大家叫它圆形。”
3. 老师为幼儿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的不同组合方式,让幼儿通过图形的组合,发现一个完整的图形,加强幼儿的组合能力。
示例:
“同学们可以看,这两块砖头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
“这两个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大三角形。”
4. 老师让幼儿归纳、总结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区别,加强幼儿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练习活动(20分钟)
1. 老师引导幼儿在活动区域内,自由自在地拼凑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图形。
2. 老师让幼儿按老师的示例,用同类几何图形自由组合成想要的画面或其他几何图形。
3. 老师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和创意,自由设计、自由组合,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10分钟)
1. 老师让幼儿说出今天学到的知识点。
2. 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几何图形呢?”,然后让幼儿也借此机会总结一下。
3. 老师让幼儿写出学到的知识点,并带着幼儿朗读一遍,加强知识点的记忆。
4. 老师鼓励幼儿回家,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发现其中的几何图形。
教学评价:完成以上活动后,老师应针对幼儿在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巩固和加强,并对幼儿的发展和进步进行评价和记录,以更好地实现有效的教育。
更多推荐
幼儿,老师,进行,加强,组合,正方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