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新小学数学教案设计8篇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法
  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
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4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5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6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新课教学
  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120—144÷18+35(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1。
  (1)把准备题
  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
  (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3、教学例2。
  (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
  (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
  (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4、练习“试一试”。
  (1)板书:1515—15×(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5、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让全体学生做填空题。
  (1)280—43×6+540÷36可以同时计算的是x和x。
  (2)120+(28×5—120)÷10第一步应该算x。
  (3)100—(80+480÷24)×8第二步应该算x。
  (4)317+104÷13×52一270最后一步应该算x。
  2、课本“练习”第1题,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请每位学生首先认真对4个小题进行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各题。
  (3)全班集体校对,指出错误原因并订正。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再看例1、例2使我们明白,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确。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更多推荐

学生,集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