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有哪些必背的数学公式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一)
  生活中的图形有很多,比如长方形状的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窗子、正方形的桌面、梯形状的梯子、平行四边形状的拉门……。有些图形可以变化,有些只能处于静态,不能处于动态。但是这些图形在数学中,就显得很不一样,有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当然它们肯定有自己的大小,是需要我们通过计算才能求出来的。
  要计算面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最主要的就是要知道它的计算公式,每一个图形的公式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梯形是一种固定的形状,它不能生长变化,种类有: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感觉它就像梯子上的一个格子,它的计算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梯形面
积。因为上底加下底的时候就好像两个梯形重叠起来了,刚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是一个长方形),这个时候,它是两个梯形,其中的面积2,面积就可以准确算出来。买梯子的时候也要注意梯子格子的高度,太高人跨不上去,太低就有点浪费材料。
  平行四边形它的上下两边是平行,可以伸展,可以变化。但是一个可以伸展变化的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会变的,是会由它的高而变化,大家应该都见过在学校门口的那种拉门,它上面就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规律制成的。它的面积公式很简单,就是:底边高=面积。这可以通过平移法,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三份,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平移到另一个三角形那里,正好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这个时候的面积计算就跟算长方形的一样。由于它是可以变化,所以就把它运用在金属的拉门上,可以让拉门伸展和收缩。
  三角形是一种更特殊的图形,它好像不能随便伸展,它有三个角三条边,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它的三个角无论怎么拼,一定是180度。它的面积非常简单,就是:(底边高)2=面积。“底边高”的时候,就好像把一个三角形比做成了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当前里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2”就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因为把一个三角形放在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里面(紧靠着边缘),它不管怎么样空余
出来的大小都是等于自己的大小。建筑工人造建房子,只因三角形的支架是最牢固的,架在房梁上面是很安全的,在建房子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些三角形的大小。
  圆形的面积非常复杂,一想到圆就能想到圆圆滚滚的东西,就像皮球在平面上看的样子。它的面积算起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用到2个符号,就是“兀和r”,兀=圆周率,也就是3.1415926……一般都用3.14,r=半径,计算公式是:兀Ⅹr的平方=面积。因为过于深奥,所以它的计算原因我还是不知道。有时候要做一些圆形的柱子,就要先把柱子的面积求出来,好知道柱子的占地面积,有没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数学是无尽的宇宙,各种图形变化多端,它们可以进行伸展和扩大,无论怎么改变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封闭图形的,这样才有了它们的面积大小,就可以有规律的变化。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三)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3、(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四)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离别祝福前程的句子 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周长=直径=2半径C=d=2商君书看多了不行 r
  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4篇)(篇五)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更多推荐

面积,三角形,速度,变化,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