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
为什么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改革和革命作为政治发展的两个基本途经,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从根本目的来看,两者都是为了解放、发展生
产力,以对社会发展的起的作用来看,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
建筑的变革。改革和革命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所表达的意思却差
之千里。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
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
式进行变革,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
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
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由于改革采用的
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在改革的
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
的。 然而在革命时社会环境则比较动荡,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的
暴力革命,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于革命采取的
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
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因
素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总而言之,这两
种手段都各有利弊,来自于上层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会或多或少的
保留既得利益团体的特殊利益来实现他们对于改革的支持或者不阻
挠、而改革者也必须通过他们的支持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而自下
而上的革命虽然具有完全性和彻底性的特点,但是在进行的过程中还
具有另外两个方面的特性,即他巨大的破坏性和不可控性,往往会造
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这些往往是社会不能承受之重。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呢?是因为对于改革者来讲,他
们所承担的压力与责任往往是人们所不能想象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
自我毁灭地步,苏联的赫鲁晓夫以及戈尔巴乔夫就是实例,两位改革
者无一不落入失败的命运,赫鲁晓夫因为改革触怒了既得利益团体,
最终被解除职务,而戈尔巴乔夫被自己改革所引发的民主浪潮和民族
浪潮所吞噬。所以1979年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显得尤为不凡,
在普通人看来,改革开放就是邓小平一句话便能够决定的事情,实则
不然,党中央高层当时对于改革开放并没有达成共识、多数人对于改
革开放都抱着消极观望的态度,邓小平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面临改革的
前功尽弃和自身的身败名裂。但是邓小平顶住了重重压力,做出了改
革开放的英明决定。这不仅是邓小平个人的人生重大转折,而且也意
味着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困境中迎来新生。所以说改革开放是决
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一是改革开放使我
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二是改革
开放解放了思想,实现了人们思想的解放,邓小平在之后南巡讲话中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观点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进一步解放了思
想,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并使人们认识到目前我国
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
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
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三是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今天,中国人民
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
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
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
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但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
改革开放对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中国人思想取得解放的同时也
陷入了思想的混乱,而思想的混乱进一步演变成信仰的缺失;然后是
改革开放一味地强调经济体制的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
位,促进市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却忽视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跟进,
导致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脱节,制度在某些方面的缺失。最
后是分配不公境况频频出现,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和城乡二元化的难题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甚至恶化成国进民退的
窘境。不过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
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
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
路。这就为我们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的改革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党和其他国家的改革有着值得借
鉴的指导作用,稳中求变是改革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另外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尊重普通民众的知情权,舆论权和积极参与权,
以形成对于阻挠改革的消极保守的既得利益者的巨大压力,推动改革
进行,同时要适度控制对于民众参与方式和方法,不能使之形成对于
社会稳定造成破坏性革命浪潮。使来自上层改革方案和来自基层的群
众呼声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的成功。
更多推荐
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革命,社会,开放,特色
发布评论